中医药|论创新谋发展,多位院士齐聚这场中医药盛会

12月20日 , 闽产中药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推进会在首都北京开幕 。 张伯礼院士、陈可冀院士、杨宝峰院士与近百位来自政、产、学、医的业界大咖 , 以及25家权威主流媒体 , 共同探讨传统中医药如何与现代科技融合、如何助推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中医药|论创新谋发展,多位院士齐聚这场中医药盛会文章插图
据悉 , 2019年国家科技部共完成4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的立项工作 , 而由仙芝楼牵头承担的“闽产高品质道地中药材灵芝、太子参规范化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项目 , 就是其中唯一的“灵芝品类” 。 为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 也为更好地带动灵芝乃至整个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高质量发展 , 活动现场 , 与会院士、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 , 现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
陈可冀院士:未病先防 , 将中药融入日常生活
“在今年的整个战‘疫’过程中 , 中西交融成为我国抗疫的一大特色 , 并取得了重大成果 , 再一次证明了中医药的国粹魅力 。 健康中国更多的是未病先防、未病先治 。 从理念来讲 , 中药很多是药食同源 , 将中药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 这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调理和帮助作用 。 ”
“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 , 福建中医药资源丰富 , 以灵芝为代表的闽产道地中药材特色明显 , 在造福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此次仙芝楼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落地实施 , 不仅能有效拉动地方优势药材的品质提升 , 还能进一步促进整个中医药灵芝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 他还谈到 , 希望借这个机会 , 推动闽产中药材“走出去” , 为解决人类健康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的“福建处方” 。
【中医药|论创新谋发展,多位院士齐聚这场中医药盛会】张伯礼院士:龙头带动 , 推动闽产高质量中药走出去
“中医药学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瑰宝 , 在今年的新冠疫情防治中 , 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 , 成为中国抗疫方案的亮点 。 在此疫情防控工作中 , 灵芝等闽产中药材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不仅用于加强个人防护和新冠肺炎的预防 , 还直接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支撑 。 ”
“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通过视频连线表示 , 闽产道地灵芝作为福建的特色中医药产业 , 依托仙芝楼等龙头企业 , 不断立足品质、守正创新 , 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科学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 。 借助此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灵芝专项的正式落地实施 , 不仅可以更好地将灵芝等闽产道地中药材打造成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富民产业、科技产业 , 还可以推动闽产高质量中药材走向世界 , 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
杨宝峰院士:绿色有机 , 加强灵芝产业的标准制定
“灵芝是中药中的上品 , 药用价值丰富 , 具有保肝解毒、抗衰老、美容、抗过敏、抗肿瘤、保护血管损伤等作用 。 目前 , 灵芝孢子粉、灵芝孢子油等新生灵芝产品已经开始部分应用于临床研究 。 ”
会上 ,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原校长杨宝峰 , 以“中药抗衰老研究及思考”为主题 , 分享了灵芝等中医药在大健康领域的最新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 对于如何加快闽产中药的高质量发展 , 他还提出必须贯彻“绿色、道地、生态、有机”的发展理念 , 制定闽产中药检测标准 , 加速闽产中药标准化发展 , 凝聚发展力量 , 驱动闽产中药产业持续化发展 。 实现“产地道地化、种源良种化、种植生态化、生产机械化以及质量溯源信息化” , 构建高科技水平、机械化装备以及质量全过程控制体系 。
中医药|论创新谋发展,多位院士齐聚这场中医药盛会文章插图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 不仅属于中国 , 也属于世界 。 截至目前 , 中医药已传播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 , 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 。 要推动中医药更好地走向世界 , 必须坚持国际交流合作 , 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走得好不好 , 很大程度要看国内市场上中医药的品牌、形象树得牢不牢 。 ”
论坛现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 ,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党委书记孟冬平 , 福建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院长王勇 , 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李晔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首席专家季申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兰进等专家、行业代表 , 分别围绕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健康产业发展态势、闽产中药材高质量发展对策、如何以品质实现灵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应用 , 以及闽产高品质道地中药材灵芝、太子参规范化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项目执行情况做了主题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