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3月18日 , 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印刷厂幼儿园 , 老师和小朋友们在做睡眠游戏 , 为迎接3月21日世界睡眠日的到来开展主题活动 。视觉中国供图
发布会上一位年轻采访人员的提问引起了中科院院士陆林的关注 。
3月19日上午 , 在2021年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世界睡眠日新闻发布会”上 , 这位采访人员描述了上班族的现状:一回家就爱“葛优躺” , 一刷手机就习惯躺在床上 , 熬夜成了习惯 。
陆林不理解 , 半开玩笑地反问 , “不打算睡觉为什么要躺在床上?”台下一片哄笑 。
“在卧室里大脑会感知睡眠信息 , 躺在床上不睡觉 , 强行保持清醒会打乱睡眠节律 , 影响睡眠质量 。 ”他解释道 。
3月21日 , 是世界睡眠日 , 今年的主题为“规律睡眠 , 健康未来” 。 睡眠成了很多人的烦心事并影响人的健康 , 青年人的睡眠成了很多专家担忧和研究的问题 。 很多青年人为了弥补白天无法支配自我时间的遗憾 , 到了夜晚 , 疯狂打游戏或刷剧 , 在熬夜中获得快感 。 这被专家称为“报复性熬夜” , 已成为很多青年人的生活常态 。
青年“报复性熬夜”成常态
对于湖北一高校大四的学生钱秋鹤来说 , 她觉得夜间才是自己的娱乐时间 。
晚上9点上完课 , 回到寝室 , 她习惯打开手机刷抖音 , 刷到11点 , “总觉得没玩够” 。 爬上床后 , 她还会点开综艺节目 , 戴上耳机 , 直到凌晨12点半 , 最新的节目刷完 , 才“心满意足地关掉手机” 。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年《社会蓝皮书》显示 , 83.6%的大学生在晚上11点之后才上床睡觉 , 其中近一半(49.3%)的大学生在晚上11点至12点之间睡觉 , 34.3%的大学生都是在晚上12点后上床睡觉 。
“凌晨入睡已成为普遍现象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教授叶京英团队发布一项调查显示 , 18-30岁的人群入睡最晚 , 25-50岁的中青年人群睡眠质量最低 。 一方面随着生活节奏加快 , 白天事务多 , 夜间成为青年人休闲的主要时间段 , 另一方面吸引青年人的软件、节目越来越多 , 青年人经不住诱惑熬夜玩手机 。
在陆林看来 , 睡眠存在结构和规律的周期性变化 。 深层睡眠对人体的大脑代谢废物的清除、记忆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 如果青年人长期熬夜 , 压缩深睡眠的时间 , 违背了自然规律 , 心率、血糖、血压无法得到正常调节 , 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基因的变异 。
“报复性”熬夜对青年人身体的损耗不容忽视 。 一个显著的趋势是:与内分泌相关的肿瘤患病率在青年人群体里上升的速度很快 , “我常觉得这类疾病本不应该发生在这个年龄段 , 但从研究结果来看 , 该类患病率上升跟长时间熬夜存在很强的关联性 。 ”叶京英说道 。
《社会蓝皮书》(2021年)指出 , 大学生身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症状和器官功能健康问题 , 胃肠、疲劳、睡眠质量和身体疼痛等问题较为明显 , 且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 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比例较高 。
“日出而作 , 日落而息”是科学
在睡眠知识上总有一种误区:如果晚睡晚起 , 睡够了8个小时是否就不算熬夜了?
大二学生曾尾(化名)习惯在周五晚上追剧到凌晨12点 , 她常安慰自己第二天周末没有课 , 可以补觉 。 一到周六上午 , 整个寝室的同学都睡到12点 , 熬到肚子饿了 , 才会有人陆陆续续起床 。 她算了算 , 有时周末睡觉的时间超过了12个小时 , “比平时上课的时候都睡得充足” 。
陆林在交流环节上直言 , “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 受地球太阳的运转影响 , 人体依据自然规律形成了稳定的生物节律 , 每天晚上11点左右开始分泌褪黑素 , 人体产生困意 , 到凌晨一两点时达到高峰 , 3点到5点时分泌水平逐渐下降 , 人即将进入苏醒状态 。 “如果长期熬夜 , 靠白天睡觉来弥补 , 很难扭转褪黑素分泌受阻的现状” 。
“睡眠质量还与授时因子存在一定的联系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授张斌补充道 , 授时因子即人体的活动要与自然运转同步 , 如白天需要接触光照 , 运动、饮食模式与地球的24小时周期和12个月周期同步的外源性环境因子相吻合 , 而生物钟就会在授时因子的作用下调节相应的生理节律 。
自古提倡“日出而作 , 日落而息”正是这个道理 。
改变生活方式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
在交流会上 , 北京阜外医院教授柳志红分享了一次接诊经历:她曾遇到了一位患有心血管疾病 , 通过检测发现 , 他有10年的睡眠呼吸障碍 , 建议他积极治疗 。 病人不理解 , 自己来看心内科 , 为啥要管睡眠问题?
- 女人到了中年,忽然觉得婚姻不幸福该怎么办?
- 选择原谅背叛后,又无法信任伴侣怎么办?
- 老婆怀孕了,老公应该怎么办?
- 诊断|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治疗
- 双枪|《幻塔》白月魁怎么配武器?高玩推荐“连携速切流”,全程伤害不断
- 冬季|冬季干眼高发,眼睛又干又疲劳,怎么办?
- 职场上,你被领导穿小鞋,被同事看不起,你会怎么办?
- 避坑指南:辞职报告该怎么写?离职报告多写3个字赔公司2.9万
- 缺血性视神经|冬季“迎风流泪”怎么办?
- 如果老公忘记了你的生日,你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