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科学溯源,才能让失眠者睡得更香

作者:张田勘
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 , 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 意味着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 。 这些睡不着的人又催生了中国的睡眠市场经济——2020年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超过2600亿元 , 有望于2024年突破5000亿元 。 从细分领域来看 , 枕头、床垫、助眠香薰灯等器械用品的消费金额约占70% , 保健药物约占20% , 睡眠App占10% 。
但是 , 上述种种助眠手段对于大多数失眠者 , 尤其是严重失眠者 , 并无多大效果 , 有些东西反而有副作用 , 例如把褪黑素当作“安眠药”长期大量服用 , 可能造成肝功能损伤 。 而市场监管似乎暂时也帮不上忙 , 因为助眠手段并没有客观认同的科学标准和结果 , 主观感受是无法证明助眠手段是否起了作用的 。 改善睡眠既需要真正有效的科学手段 , 也需要个人对睡眠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
要改善睡眠 , 首先要从睡眠和失眠的机理上找原因 。 失眠的原因很多 , 如生活压力大、熬夜、工作加班等 , 但是 , 如果从睡眠的起源探索 , 或许能找到睡眠障碍的原因 , 并找到医治睡眠障碍的灵丹妙药 。
人类对自身为何要睡眠一直在苦苦探索 , 也提出了种种假说 , 如人们需要睡眠是因为大脑需要排毒 , 在睡眠时 , 大脑组织间隙会扩大60% , 可以让大脑活动时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如β-淀粉样蛋白排出 , 让大脑在睡后保持清醒和活力 。
但是 , 新的研究表明 , 生物演化过程中即便没有大脑 , 生物也有睡眠 , 而且睡眠是一种神经系统中生物化学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 同时 , 一项研究也澄清了动物是先有睡眠还是先有大脑的争论 。
日本九州大学文理学院的研究人员对缺乏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的微小水螅进行睡眠研究 , 发现这类动物也有类似睡眠的状态 。 这说明动物在演化出大脑之前 , 就已经有了睡眠需求和行为 , 睡眠的演化独立于大脑的演化 。 既然睡眠是在大脑演化之前就有的行为 , 这意味着可以从睡眠的起源来探寻改善睡眠的方法 。
关于睡眠的另一个结论是 , 大脑腹侧被盖区(VTA)组成的多巴胺能神经环路在睡眠-觉醒周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有睡眠障碍可能是大脑内VTA的多巴胺神经元活性增强 , 多巴胺分泌增多 , 从而让大脑兴奋 , 导致失眠 。
而人的大脑中内源性多巴胺分泌较多是外部环境刺激的结果 。 今天的信息技术和电子产品 , 以及光源要对多巴胺分泌较多负有重要责任 , 电脑和手机屏幕的光源刺激 , 以及网上活动造成的神经兴奋 , 使VTA脑区的多巴胺神经环路一直被激活 , 多巴胺分泌保持较高水平 , 睡不着觉就成为一种必然 。
从睡眠起源揭示的神经递质与睡眠的关系出发 , 可以从两方面改善睡眠、治疗睡眠障碍 。 首先是自身要建立起健康的行为方式 , 培养好的睡眠模式 , 坚持到点就寝 , 与手机和网络分离 , 减少多巴胺的分泌 。 时间一长 , 就会建立起有效的睡眠模式 , 到了固定时间就会有倦意 , 迅速入眠 。
另外 , 研发药物 , 用拮抗多巴胺的化学物质(药物)来减少大脑内的多巴胺浓度 , 也可以让人入睡 , 对于治疗顽固性失眠有疗效 。 但是 , 比较而言 , 还是依靠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来改善睡眠和治疗睡眠障碍更好 。 (张田勘)
【睡眠|科学溯源,才能让失眠者睡得更香】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