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10秒判定病情,1分钟完成抢救,医护接力从容完成这场生死营救

?原创
陈先生|10秒判定病情,1分钟完成抢救,医护接力从容完成这场生死营救文章插图
医生护士正在紧急抢救患者 。 医院提图
武汉晚报3月30日讯 10秒钟判定病情濒危 , 1分钟完成室颤抢救 , 同步启动“急诊PCI手术”……原本可能是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 , 被化解为一场成竹在胸的从容救治 。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周密的急诊预检分诊体系护航下 ,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陈先生得到及时救治 , 转危为安 。
3月30日 , 61岁的陈先生因突发胸痛 , 被紧急送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 。 正在进行预检分诊的护士吴莎 , 看到他满头大汗、痛苦面容 , 立即停下手头工作 , 优先查看初判他的病情 。
“极有可能突发心梗!”经过10秒简单询问 , 得知陈先生已剧烈胸痛伴大汗长达半小时后 , 吴莎立即判定他为“一级濒危患者”:病情随时危及生命 , 需要立即开启抢救流程 , 开放绿色通道 。
陈先生被护送到急诊抢救室 , 刚开始做心电图 , 就突然失去意识 。 接诊医生敏锐地意识到 , 陈先生出现室颤 , 立即给他做除颤、心电监护、吸氧、徒手心肺复苏 , 开放静脉输液通道 , 急查“心梗三项” 。 医生们通力协作下 , 1分钟后 , 陈先生便恢复了心跳 , 也逐渐恢复了意识 。
陈先生被确诊为死亡率极高的ST段抬高型心梗 , 需要马上手术开通血管 。 医院胸痛中心救治团队立即启动“急诊PCI”流程:患者紧急转运到导管室手术图中 , 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的会诊医生邓伟副教授早已做好手术准备 。 1小时心脏介入手术后 , 成功植入2根支架的陈先生转危为安 。
“先救命后诊断 。 预检分诊是急诊就诊的首要环节 , 力求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 , 让病人得到正确的处置 。 ”该院急诊科主任李文强教授介绍 , 急诊分诊是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之上 , 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 使最危重的病人获得及时有效救治的决策过程 。
据了解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采取“2步3区4级”的预检分诊办法 , 由预检护士和接诊医生根据病人的主诉、主要症状与体征 , 对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判断 , 将患者病情程度划为“红、黄、绿”3区和“濒危、危重、急症、非急症”4级 , 并依此安排救治顺序与就诊专科 , 最大限度为急危病人提供有效救治 。 今年以来 , 面对各类急危重症患者 , 该科的抢救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王春岚 通讯员杨岑 宁亚飞)
【陈先生|10秒判定病情,1分钟完成抢救,医护接力从容完成这场生死营救】【编辑:胡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