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好吃嘴们 100道成都名菜新鲜出炉,有你喜欢的吗?

四川在线采访人员 雷倢
“史上最热五一黄金周”在即 , 航线热度居高不下之外 , 在成都“吃什么”“怎么吃”的话题也是频频冲上热搜 。 3月19日 , 由成都市商务局主办的成都名菜遴选发布活动正式启动 。 经过一个月的激烈评选 , 成都100道名菜出炉 , 为全球的“好吃嘴”们 , 提供了一份新鲜、全面、权威的成都美食打卡菜单!
了解一座城市 , 大多数人往往都是从吃开始的 , 而在成都 , 更是如此 。 开放包容的川菜融合了各种菜系的特色 , 彰显了成都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 , 来成都不吃川菜 , 就如没有到过成都 。 那么 , 川菜到底有多少种菜品?究竟有多少种口味?什么样的川菜 , 才是最能征服你、打动你、在你心中绝不可替代的那个经典味道?
“专业的人做擅长的事”
成都名菜遴选标准 从文化、大众、技艺多维度进行考量
饮食 , 人之大欲存焉 。 街头巷尾隐藏着很多特色菜品和特色小吃等待着有心人的挖掘 , 城市饮食文化则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不谦虚的说 , 在成都单就论“吃”这件事 , 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
成都人对吃的倔强和执着 , 以及“祖传”的美食基因库 , 给餐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更是让麻婆豆腐等这样的川菜扬名中外 。 在中国烹饪大师、国家高级技师、特一级烹调师、国家级评委、考评委员会主任评委王开发看来 , 川菜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 每个时期都会涌现新的食材、新的需求、新的菜品 , 而不断整理经典名菜是必要的自我提升方式 , “这样的整理当然也可以称为‘良性’的竞争 , 目的就是积淀传承并且以市场检验倒逼川菜持续向优的发展 。 ”
短短数日 , 成都各地方名菜出炉 , 成都人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川菜忠粉”的速度和激情 。 据了解 , 23个区(市)县推荐报送了最能代表地方特色的名菜289道 , 通过7天的网络评选 , 市民投票总数高达378万张 。 4月20日 , 本次成都名菜遴选活动的专家评审会举行 , 经过专家评审们8个小时激烈的讨论 , 并结合网络投票结果 , 最终评选出了100道成都名菜 。 这些名菜 , 有早已是餐厅饭桌上的热门必点菜品 , 有的还鲜为人知却一吃难忘 , 好比发现“新大陆”般令人激动 。
成都名菜遴选专家评审组在省级天府名菜评分标准的基础上 , 结合成都实际 , 完善形成了成都名菜遴选标准 , 地域性、文化性、安全性、技术性、大众性、品牌性、效益性等均作为了此次的成都名菜评选指标 , 如大众性就强调要以常见原料为主 , 易于推广、价位适当 , 有较大认可度和群众接受度;技术性则更关注传统和创新有机融合 , 技艺较为精湛 , 色香味形俱佳 , 可食性强等 。
“足以代表成都味道的名菜显然不止于‘百道’ , 我们寄希望于 , 在尝尽川菜的色泽芳鲜后 , 川菜背后的人文历史 , 与之相关的文化能够引起更多人关注 。 ” 成都市商务局国际美食处负责人表示 。 “其实 , 成都大菜小菜又何止数千种 , 我们只是让‘专业的人做擅长的事’ , 聚焦大众喜好推选‘代表’而已 , 但这背后自然也有我们的期待——让极具天府特色并承载这座城市人文历史的成都名菜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影响 , 从而推动国际美食之都建设 。 ”
“城市竞争力的另一个视角”
吃出品位吃出幸福感 美食是这座城市引以为傲的荣誉和底气
美食是带着强烈地方特色城市文化基因的 , 也是植根于当地饮食土壤的 。 正如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所说:“最好的美食是有根的 。 ”根的那头 , 连接的就是城市文化 。 从上榜的陈麻婆豆腐到夫妻肺片 , 从钟水饺到赖汤圆……经典名菜的展示并不仅仅是川菜营销推广的一种方式 , 更是基于味觉上的感受观察成都并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另一视角” 。
事实上 , 成都人会吃 , 更善于在吃上做文章 。 统计数据或许可以加以说明——2020年 , 成都餐饮行业贡献了超过1000亿的收入 。 早在2010年 , 成都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称号 , 也让“食在四川 , 味在成都”坚定了更多期待来感受这座城市魅力的人的决心 。
“在成都名菜的评选中 , 文化性便是首先要去考量的指标 , 其强调菜品需具有本地独特的人文典故和民风民俗等 , 体现当地饮食文化特色、内涵丰富 , 而这也是区别其他菜系传递天府文化的关键所在 。 ”2021成都名菜遴选活动专家评审组组长 , 四川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一表示 , 文化是城市的基因 , 是时代的印记 , 更是一种群体性的生活方式 。 “还有什么文化需求比吃更广泛、更基础呢?做好美食文化这篇大文章 , 满足吃货们的多样需求 , 吃出品位 , 吃出实打实的获得感、幸福感 。 这样的城市 , 必然令人流连忘返 , 回味无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