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上午,我在“淋巴结肿大”专病门诊看诊,照例要接诊各路患者,倾听他们五花八门的故事:
——你这个淋巴结很小,而且这一年多都没什么变化,血指标也正常,不用担心。
——可是我真的很难受!就是从这个淋巴结肿大开始才有的!没力气没精神,吃不下睡不好。
——这些不舒服跟这个小淋巴关系不大,不用太担心。
——可是我消化也不好……
——根据你这个初步检查结果,需要做个穿刺。
——您就给我开盒药吧。我就请了半天假,下午公司还要开会。
——你这个淋巴结看上去有问题的,穿刺是必须的,之后可能还要……
——我没啥不舒服,就体检发现的。本来都不想专门看的……要不我自己吃点头孢吧。
——……
——医生我这里淋巴结肿大,我是不是得癌症了,我还年轻啊!
——哪里?
——这里,就这里!对!
——……你摸到的是甲状软骨,是正常结构,不要乱想。
其实也怪不得患者,淋巴结肿大可轻可重,轻的可以自行消退,重的可以是肿瘤转移,病人难免会有各种预判。
“医生你好”,这时进来一个约摸60岁左右的男性,手摸着脖颈侧面,另一只手拿着一个拉链袋,里面估计是外院的就诊资料。直觉告诉我,这个病人应该是真的需要我们帮助的那一类。
文章插图
病人老李,六十多岁,是个退休工人。
“医生啊,我3个礼拜前摸到这边有东西。在外面医院看过几次,穿刺也做过了,那边医生说不要紧的。但是后来发烧了,就来大医院看看。”
我翻开他外院的资料:做过穿刺,但是是细针穿刺,也就是只能取到些细胞,做了涂了片,但只看到是一些炎症细胞;2周前开始发烧,最高38.7℃,外面用过抗细菌的“头孢”、和抗病毒的“更昔洛韦”,但是都没什么效果;患者的淋巴结比较大,直接看他脖子就能看到有包块突出来。
这个人不像普通炎症那么简单,是个“准”疑难杂症。这人同我们大多数患者一样,在外面医院就诊多次而没有明确,希望我们这里能成为他们悬而未决的疾病的最后一站。
“你这情况要住院重新检查的。”“好的。”他很快地回答,看来是有备而来。
入院之后,我们安排了头颈部核磁共振检查。片子上显示,患者脖子和后脑勺下方有好几个肿大的淋巴结,最大的一个在脖子上,里面大有文章:实质性的炎症当中,分隔出了“两室一厅”,每个“房间”都是一包脓肿。
文章插图
淋巴结是引流所在区域的淋巴液的结构,当这个区域发生病变时,最常见的比如各种感染或者肿瘤,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可以经过淋巴管道进入淋巴结,由淋巴结阻截和清除这些来犯之敌,从而防止病变的扩散。
除此之外,风湿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液系统疾病比如淋巴瘤、白血病,还有一些不明原因的杂七杂八的疾病,都可以引起淋巴结肿大。
这个病人的淋巴结肿大是什么原因呢?
结合这个患者的年龄和自身抗体的结果,不考虑风湿性疾病;
外院穿刺没见到恶性的细胞,肿瘤可能性不大,但是也要考虑到没戳到核心病灶的可能;
而淋巴结里面化脓,主要原因还是要考虑感染。
外院用过抗细菌药物“头孢”无效,那么普通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用过抗病毒药物也没效果,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也打了折扣,但是不排除“更昔洛韦”搞不定的病毒感染;
【 淋巴结|把猫当孙子养,60多岁老伯遭遇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结果阴性,所以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可能性不大,但是他的兄弟——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也不是没可能;
此外还有真菌,寄生虫,还有各种少见的不典型病原体,真的是浩如烟海啊!
文章插图
而大海捞针,正是我们的日常工作。
晚一天明确原因,病人就要多发烧一天;最好能尽快拿到淋巴结标本做检查、尤其是病原学检查。但是前一次穿刺的标本已经做成了涂片,基本检不出什么病原体了,想要明确,只有再穿刺一次。他会同意吗?
—— “老李啊,你这个淋巴结还是需要再穿刺一次,穿出来的东西要多送些检查才好给你搞清楚呢。我们知道你已经穿过一次了,但是实在是病情需要,得再来一次。”
话音未落,老李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你们这里的穿刺和我们那里的一样吗?我上次穿刺的那个针哦,有那么长”。老李说完,夸张地比了一下穿刺针的长度。
- 干得好,不如处得好?工作中,赢得领导的器重,你需要把握这4点
-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为人处事把握“这个字”,方能悠然自得
- 决定离婚那晚,她在朋友圈发了条信息,8个男闺蜜全把她拉黑了
- 玩家|网易鬼才运营火到外网?魔兽活动把老外馋哭了,只有中国玩家能买
- 老公和自己结婚没多久,把工资卡上交给婆婆保管
- 淋巴结|哈医大肿瘤医院副院长张清媛教授为您讲解淋巴瘤的治疗与预防
- 为了一把牌能把自己打的半死的人,不值得你去同情
- 我的老板把他女儿托付给我,我该怎么办?
- 朋友在聚会上干了这件事,警察居然把我给抓了……关我啥事?
- 把80岁活成20岁的蔡澜:读懂这四句话,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