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乙肝,可能大家都不陌生。那么,你有没有听说过戊肝?
全球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感染戊型肝炎,300多万急性戊肝病例,5.66万例与戊肝有关的死亡。
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除人之外,猪、鸭、牛、羊等都是戊肝的宿主。戊肝在病毒性肝炎家族中排行第五,虽然它不如乙肝出名,但它比乙肝更容易传播。
“吃出来的肝炎”
戊肝和甲肝相似,都被称作“吃出来的肝炎”。在日常生活中,戊肝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就是饮食。因此,如果食用了被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就可能中招。
如今,不少人吃东西就爱一个“鲜”字,喜欢吃海产品,或者吃一些未炒熟煮透的猪肉、猪肝以及其他肉类,这些都有感染戊肝的可能。
此外,受污染的蔬菜水果,或使用受污染的餐具,也有可能感染戊肝。
老人、孕妇等人群感染戊肝会加重病情
戊肝多发于青壮年身上,大多恢复良好。通常来说,得过一次戊肝后一般不会再被感染,轻型戊肝也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即便是肝衰竭,经过对症治疗多数病例也能获得很好的愈后。但是病毒一旦寄居在孕妇、老年人以及本身就有肝病的人身上,极易发生重型肝炎,甚至导致肝衰竭、肝昏迷而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戊肝病毒?
1.注意饮食卫生,预防病从口入,避免不洁饮食。不喝生水,海鲜、肉类食物应煮熟,避免进食生或半生的食物。
2.接种疫苗是预防戊肝最经济有效的方式。餐饮行业相关人员、畜牧养殖加工相关人员、经常出差或在外就餐者、学生等集体生活人群、育龄期女性以及得过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的人群,建议接种戊肝疫苗。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了解到,早在2012年,我国自主研制的戊肝疫苗就已上市使用,这也是全球首支且唯一获批上市的戊肝疫苗。接种戊肝疫苗需按0、1、6月接种方案进行3次接种,即第2针在第1针接种完成后的1个月接种;第3针在第1针接种完成后的6个月接种。市民可以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咨询、接种。
文章插图
【 接种疫苗|警惕“吃出来的肝炎”!预防戊肝病毒,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
文章插图
- 接种疫苗|我国4.6亿人完成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 疫苗|全国接种疫苗总人数达126642.6万人,占总人口数近九成
- 国家卫健委|国家卫健委:一些地方老年人群疫苗接种率还很低,特别是80岁以上者
- 疫苗|国家卫健委:全国122834万人完成全程接种新冠疫苗
- 干涩|孩子视力下降不一定是近视,频繁眨眼、揉眼警惕干眼症
- 疾病|天旋地转、耳朵嗡嗡 警惕这种疾病的信号!
- 肝硬化|身体出现5种迹象,当心肝硬化或已找上门,要提高警惕
- 肿瘤|【西青科普】警惕“癌症第一杀手”
- 疫苗|人民说法|用“特殊手段”抢九价HPV疫苗,当心犯法
- 上腹|【提醒】暴饮暴食后突发腹痛,这一急症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