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这个传说中的美女,艳色绝世,剑术无双,竟然真实存在过( 二 )


杨先生所说的《传》 , 可想而知就是《左传》 , 他的观点比之于杜预 , 则更进一步 , 即“越女”首先是楚昭王的妻子 , 其次 , 她还是勾践的女儿 。
昭夫人是史上第一位 , 具有身份的“越女” , 自她之后 , “越女”常常用来泛指 , 出自越地的美女 。
譬如 , 《史记》中作如是记载:“庄王左拥郑姬 , 右抱越女 。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庄王左拥右抱着美女 , 享尽人间繁华富贵 。
然而 , 后世的文人 , 肯定不会甘心 , 将“越女”单纯理解成 , 俗世中的美女 , 这样的设定既不够有趣 , 更不够精彩 。
毕竟 , 吴王夫差先是间接害死“越女”的丈夫 , 其后逼得其父勾践卧薪尝胆 。 一个女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 , 都被夫差尽数羞辱、得罪 。 “越女”对夫差的恨意可想而知 。
于是乎 , 后世的文人 , 为“越女”安排上各种各样的设定 , 且都与夫差有关 。
最出名的“越女” , 善使“越女剑” , 这种设定的首创者 , 其实并非金庸 , 甚至可以追溯到东汉 。 汉朝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说道:
“剑使之家 , 斗战必胜者 , 得曲城、越女之学也 。 两敌相遇 , 一巧一拙 , 其必胜者 , 有术之家也 。 ”
最早记录西施之名的《吴越春秋》 , 同样记载了越女的故事 。 她的剑术堪称无双 , “杳之若日 , 偏如腾兔 , 追形逐影 , 光若仿佛 , 呼吸往来 , 不及法禁 , 纵横逆顺 , 直复不闻 。 ”而越女的师傅号曰“袁公” , 其实就是一只白猿 。
成书于东汉的故事 , 深深影响到后来的文人 , 唐代诗人杜牧 , 曾有诗云:
天下无双将 , 关西第一雄 。
授符黄石老 , 学剑白猿翁 。
至于李太白的诗歌:
杀气横千里 , 军声动九区 。
白猿惭剑术 , 黄石借兵符 。
诗仙还有另外一首诗作 , 都是说“越女剑”之举世无双:
学剑越处子 , 超然若流星 。
损躯报夫仇 , 万死不顾生 。
白刃耀素雪 , 苍天感精诚 。
十步两躩跃 , 三呼一交兵 。
【爱历史】这个传说中的美女,艳色绝世,剑术无双,竟然真实存在过
文章图片
想象
既然提到唐诗 , 则不得不说当时的诗人 , 对于“越女”的解读 。
据不完全统计 , 《全唐诗》诗歌体量近五万首 , 含“越女”一词的诗歌 , 则有34首 。
在三十余首诗歌中 , 诗人们继续津津有味地解读、构建他们心目中的“越女” 。
譬如 , 有一种观点认为 , 西施即“越女” , “越女”即西施 。
宋之问的《浣纱篇》中有如下几句:
越女颜如花 , 越王闻浣纱 。
国微不自宠 , 献作吴宫娃 。
大部分诗人 , 终究没有如此执拗 , 他们只是将“越女”解读为 , 来自越地的美丽女子 , 当然 , 可能远没有西施那么美丽 。
杜甫的著名长诗《壮游》中如此写道:
蒸鱼闻匕首 , 除道哂要章 。
越女天下白 , 鉴湖五月凉 。
至于这个美女的职业是什么 , 不同的诗人 , 则就有不同的想象了 。
温和的孟浩然以为 , 和西施一样 , 越女的工作其实就是浣纱 。 他于是含情脉脉地写道:
白首垂钓翁 , 新妆浣纱女 。
相看似相识 , 脉脉不得语 。
越女来自水边 , 除了能洗衣服 , 同样擅长采莲 。 王勃便记录了一场 , 夜间采莲归来 , 不经意的相遇:
正逢浩荡江上风 , 又值徘徊江上月 。
莲浦夜相逢 , 吴姬越女何丰茸 。
共问寒江千里外 , 征客关山路几重 。
古代的女子 , 大概没有几人不擅长织布 , 越女同样精于此道 , 李贺洋洋洒洒写道:
平阳花坞 , 河阳花县 。 越妇支机 , 吴蚕作茧 。
菱汀系带 , 荷塘倚扇 。 江南有情 , 塞北无恨 。
怜香惜玉的诗人 , 还愿意将如此美丽的女子 , 纳入宫闱之中:
越兵驱绮罗 , 越女唱吴歌 。
宫烬花声少 , 台荒麋迹多 。
充作艺伎也未尝不可:
雨来沾席上 , 风急打船头 。
越女红裙湿 , 燕姬翠黛愁 。
缆侵堤柳系 , 幔宛浪花浮 。
归路翻萧飒 , 陂塘五月秋 。
杜甫此诗 , 其诗名为《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 , 诗中“越女”、“燕姬”的身份与工作 , 诸位可想而知 。
除了从事这些“文雅”的工作 , 不那么怜香惜玉的诗人 , 还会让“越女”去砍柴 , 甚至是淘金 。 实事求是地说 , 现实中的“越女” , 可能更辛苦 , 但想到她还是一个美女 , 如此的安排 , 未免稍显唐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