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说教过程中 , 还会不断地对孩子进行人生攻击 , 孩子在无形中遭遇了父母的语言暴力 。 逐渐地 , 孩子不再爱和父母交流 , 他会隐藏和压抑自己的情绪 。
3、更加信任父母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得到孩子的信任 , 成为孩子的权威 。 因为如果孩子足够信
任父母 , 那么孩子会愿意听取父母的意见 。 想要做到这一点 , 前提是父母能做出一些让孩子心服口服的事情 。 在教育孩子时 , 父母的态度与行为决定了孩子能否信任父母 。
从表面上看 , 当父母沉默时 , 父母并没有做些什么 。 其实 , 沉默也是一个行为 , 沉默只是暂时的 。 等到双方冷静下来之后 , 父母再提问孩子 , 孩子在说话时 , 父母也保持沉默 。
从某种意义来说 , 沉默也是一种父母信任孩子的表现 。 因为 , 父母愿意等孩子去解释 , 再开口抒发自己的观点 。 信任时相互的 , 父母愿意给予孩子一定的信任 , 孩子才愿意信任父母 。
文章图片
在日常教育中 , 多用"沉默教育"效果更好
"沉默教育"为亲子双方提供了一个环境 , 在这个环境中 , 双方能够冷静下来思考 。 孩子思考自己的错误 , 父母思考自己应该以何种方式来教育孩子 , 经过思考的交流才是有意义的 。
那么 , 父母如何利用"沉默教育" , 让孩子利用到自己的错误呢?
1、给予对方一些冷静的空间
首先 , 父母要给予双方一些冷静的空间 。 当孩子犯错时 , 父母的情绪一上来 ,
在教育孩子时 , 父母更多的是在抒发自己的情绪 , 很少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 而孩子一直是被父母骂 , 更没有心思去想自己犯的错误 。
所以 , 父母先不要教育孩子 , 而是先让孩子反思一下自己的错误 。 父母也可以在这个沉默的时间里收拾一下自己的情绪 , 想一下待会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 , 让孩子能够真正知晓自己的错误 , 并且一起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
文章图片
2、尊重孩子的想法
很多父母一开口就是 , "以后你不能去做...... , 因为我觉得这件事情不好 。 你
应该去做...... , 因为我觉得这件事情对你的未来有很大的帮助 。 "父母的说教完全就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来的 , 很少顾及到孩子的想法 。
所以 , 当孩子开口说话时 , 父母经常打断孩子的观点 , 然后强行将自己的观点加到孩子的脑子里 。 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很差 。 父母应该适时地保持沉默 , 给予孩子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 , 不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语 , 尊重孩子的想法 。
3、多用身体语言
说话只是人表达的一个方式 , 人的身体语言也是能够表达人的感情与观
点 。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 , 不能仅凭一张嘴 , 还应该加上肢体的语言、面部的表情 。
温和的面部表情可以让孩子放下戒备 , 孩子才能袒露自己的内心 。 当孩子不敢继续往下说时 , 父母要点点头 , 给予孩子表达观点的勇气 , 并示意孩子继续说 。
最终 , 双方一起达成某一项协议 , 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父母可以捏捏孩子的脸 , 摸摸孩子的头 , 或者是轻轻地抱一下孩子 。 这些动作 , 会让孩子更加亲近父母 。
当孩子犯错时 , 父母要运用"沉默教育" , 而不是一味地说教 。 这样 , 孩子才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 并且改正自己的错误 , 最终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 , 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 , 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 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 , 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 , 让我们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孩子总是犯错?比起喋喋不休的“说教”,“沉默教育”的效果更好】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 , 如果您喜欢这个篇文章 , 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孩子打游戏专注,学习就走神?是“注意力品质”出问题,要重视
- 孩子背东西3秒就忘?掌握“组块策略”,孩子也能快速记忆
- “中国式谦虚”正在毁掉孩子的自信与格局,聪明家长会把握4个度
- “我的孩子是天才”,别不相信,“自我实现预言”的魔法你要知道
- 一遇到挫折就变“颓”?孩子“心理韧性”差,用这3步就可以改善
- 孩子做事没有“底线”怎么办?弄懂这些道理,做真正负责的家长
- 让孩子“独立思考”,至关重要,聪明的父母应该这样做
- 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怎么办?利用“冲突协调模型”化解“冲突”
- 孩子意志坚定却暴躁易怒?关于“领袖型”孩子的教养秘诀需了解
- 孩子很完美却不受欢迎?懂出丑效应,“优秀”与“讨喜”才能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