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说的“木兰”,通常是指“花木兰”,即木兰姓“花” 。然而,《木兰诗》里对这位女主人公的身份并没有特意说明,只是用“木兰”二字做了最简单不过的描述 。其中,关于人物的姓名、出生、籍贯、家世等信息都未曾提及 。
《木兰诗》里的“木兰”二字到底指的是姓木名兰,或是名字叫木兰,还是其他什么称谓呢?而根据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五中,最早收录《木兰诗》的南朝陈代僧人智匠《古今乐录》里“木兰不知名”的记载来看,民歌中最初传唱的“木兰”,不过是个笼统的称呼罢了 。既然连最初的材料都不曾交代清楚“木兰”的真实身份,那么,后世家喻户晓的“花木兰”是从何而来的?“木兰”究竟姓什么呢 。千百年来,木兰女扮男装保家卫国的故事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源于对木兰的深切爱戴,历朝历代或赋诗吟咏、或撰文立传、或作史实考证来赞美木兰,文人墨客在《木兰诗》的基础上,对原有人物和情节不断地进行润色、加工和改造 。
以至于在民歌本身流传的过程当中,也同时出现了许多近似《木兰诗》的“仿作”,这些不同版本之间的种种“差异”,也便形成了历代关于木兰姓氏的诸多争论,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木兰姓“花”,此说始于明代 。明末文学家徐渭在杂剧《四声猿》第三折《雌木兰》中,第一次给木兰冠以“花”姓,戏中唱道:“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作品中,徐渭不仅将木兰本人交代得一清二楚,连家庭成员的情况也介绍得非常详尽,父亲花弧,母亲姓袁,“当户理红妆”的阿姊称为花木莲,“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小弟则叫花雄 。
由于史料上缺乏相应的佐证,“花”姓木兰显然是徐渭“改编”而来的 。给木兰取“花”姓,为的是突出戏剧中木兰女性美的艺术效果,这一观点在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中得到了证实:“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 。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 。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
历史上真实的花木兰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生卒年等,史书并无确载 。
然花木兰是否真实存在,有以下文献可以考证:1、元代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上的文字至今仍清晰可辨 。
碑文后附有《木兰辞》全诗 。碑文开头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亳之谯人也……睢阳境南,东距八十里曰营廓,即古亳方域,孝烈之故墟也 。亦建祠像,土人亦以四月八日致祀,乃将军生朝 。”2、在据《商丘县志·列女》卷十一记载:“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 。
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 。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 。操戈跃马而往,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 。
后凯还,天子嘉其功 。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 。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 。
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 。花木兰召复赴阙,欲纳诸宫中 。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 。
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 。3、现河南虞城仍建有木兰祠,祠中设木兰像,并幸存两块祠碑,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二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当地的各种民间传说和歌谣中也留有木兰从军的故事 。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文章插图
北魏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
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历史上共有过四个“木兰”,个个都是不让须眉的侠胆烈女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 。
- 甜酸鱼的家常做法
- 梦见自己的朋友死了有什么征兆 梦见自己的朋友死了有哪些征兆
- 登陆爱吧的彩虹岛的时候 打开游戏程序 就弹出 什么资料档案不正常 从新下载不 我点“是” 一直没有反映
- 黄酒保质期多长时间
- 黄皮是酸性还是碱性
- 黄桃的热量是多少大卡
- 黄桃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 黄桃罐头保质期多久
- 黄油替换玉米油的比例
- 广本雅阁的冷却液多久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