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是什么意思?( 二 )

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 , 往往是白天很热 , 而夜晚却比较凉爽 。当然 , 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 , 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总体特征在我国 , 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 。进入秋季 , 意味着降雨、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 。
在自然界中 , 阴阳之气开始转变 , 阳气渐退 , 阴气渐生 , 气候由热转寒 , 万物随寒气增长 , 逐渐萧落 。从现代气象学上划分 , 北温带的秋季在8月23日(处暑)~11月22日(小雪);南温带的秋季在2月19日(北半球雨水)~5月21日(北半球小满) 。现我国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划分 , 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 。
按候平均气温法 , 判定入秋主要有两个标准 , 一是: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介于10℃-22℃即可视为入秋 , 成为“简标” 。二是:连续5组滑动平均气温低于22℃ 。一组滑动均温指当天均温加上前四天均温除以5 , 得出5天滑动平均气温 , 这是“滑标” 。
进入秋季 , 意味着炎热天气已过去 , 开始凉爽 。
立秋节气是什么意思 立秋节气介绍

立秋节气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1、立秋 ,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 , 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 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到了立秋 , 梧桐树开始落叶 , 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
从文字角度来看 , “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 , 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 , 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2、立秋 , 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 。秋 , 揫也 , 物于此而揫敛也 。
3、“立秋”到了 , 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 。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 , 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 , 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 。中国地域辽阔 , 虽各地气候有差别 , 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 , 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 。
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 , 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 , 气温更酷热 , 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
立秋是什么意思?
立秋节气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大暑之后 , 时序到了立秋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 北京时间8月7日21时31分迎来“立秋”节气 , 末伏夏尽 , 凉风渐至 。
随着立秋的到来 , 整个秋季渐次拉开序幕 。
立秋标志着年度周期律中秋季的开始 。“云天收夏色 , 木叶动秋声 。”到了立秋 , 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 , 因此才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成语 。立秋是一年之中第十三个节气 , 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
虽说日期上是这么算的 , 但在气象学上 , 人们将连续5天日均气温在22摄氏度以下作为秋天开始的标志 。以这样的标准来看 , 中国其实很少有地区能在立秋这天真正进入秋季 。像是江淮一带 , 可能要等到9月才行 。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 , 立秋过后 , 夏天的燥热会慢慢褪去 , 昼夜温差逐步加大 , 凉风也吹了起来 , 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秋天正式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