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检测方法( 二 )


(4)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泊、水库,每月采样监测一次,全年不少于12次 。
(5)背景断面每年采样一次,在污染可能较重的季节进行 。
(6)排污渠每年采样监测不少于三次 。
(7)海水水质常规监测,每年按丰、平、枯水期或季度采样监测2-4次
(四)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地表水检测方法】 要根据监测对象的性质、含量范围及测定要求等因素选择设当的采样、监测方法和技术 。
(五)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
水质监测所得的众多化学、物理以及生物学的监测数据,是描述和评价水环境质量,进行环境管理的基本依据,必须进行科学地计算和处理,并按照要求的形式在监测报告中表达出来 。
质量保证概括了保证水质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 。质量保证贯穿监测工作的全过程 。
实施计划是实施监测方案的具体安排,要切实可行,使各个环节工作有序、协调地进行 。
地表水监测方法
水质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化学分析法(滴定分析、重量分析等)和仪器分析法(原子吸收法、气相色谱法等),方法的选用应根据样品类型、污染物含量以及方法适用范围等确定 。地表水监测项目分析方法见表9.6 。潮汐河流水样中盐度如大于0.3%,应按海水分析方法测定 。各监测项目的分析应在其规定保存时间内完成 。全部水样的分析一般应在收到水样后10日内完成 。
水温 。测定方法选择水温计测量法 。检测范围-6~+40 。
PH 。测定方法选择玻璃电极法 。检测范围0~14 。
硫酸盐 。测定方法选择硫酸钡重量法、铬酸钠分光光度法、硝酸汞容量法,检测范围分别为10以上,5~200、1~40 。结果以SO2-4计 。
氯化物 。测定方法选择硝酸银容量法、铬酸钠分光光度法 。检测范围分别为10以上、可测至10以下 。结果以CI-计,测定水体中溶解态、胶体态、悬浮颗粒以及生物体中的总铁量 。
总铁 。测定方法选择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检测范围检出下限0.0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出下限0.3 。
总锰 。测定方法选择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范围分别为检出下限0.02与检出下限0.01 。
总铜 。测定方法选择原子吸收分光度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铜试剂)分光光度法、二甲基1,二氮杂菲(新铜试剂)分光光度法 。检测范围分别为0.001~0.05、检出下限0.003(3cm比色皿)0.02~0.70(1cm比色皿)、0.006~3 。未过滤的样品经消解,测定溶解态和悬浮态总铜量 。
总锌 。测定方法选择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范围分别为0.005~0.05、0.05~1 。经消化处理后测得的水样中总锌量 。
硝酸盐 。测定方法选择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检测范围0.02~1,硝酸盐含量过高时,应稀释后测定 。
以上就是有关地表水检测方法的常识介绍,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地表水检测这方面的常识,请到来搜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