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知识( 四 )


社交礼仪基本内容是什么?

社交礼仪知识

文章插图
社交礼仪基本内容是:一、握手礼握手礼是在一切交际场合最常使用、适应范围最广泛的见面致意礼节 。它表示致意、亲近、友好、寒暄、道别、祝贺、感谢、慰问等多种含义 , 从握手中 , 往往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情绪和意向 , 还可以推断一个人的性格和感情 。
有时握手比语言更充满情感 。
(一)握手礼行使的场合迎接客人到来时;当你被介绍与人认识时;久别重逢时;社交场合突遇熟人时;拜访告辞时;送别客人时;别人向自己祝贺、赠礼时拜托别人时;别人帮助自己时 , 等等 。(二)握手礼行使的规则行握手礼时有先后次序之分 。握手的先后次序主要是为了尊重对方的需要 。其次序主要根据握手人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性别和各种条件来确定 。
1.两人之间握手的次序是:上级在先 , 长辈在先 , 女性在先:而下级、晚辈、男性、客人应先问候 , 见对方伸出手后 , 再伸手与他相握 。在上级、长辈面前不可冒然先伸手 。若两人之间身份、年龄、职务都相仿 , 则先伸手为礼貌 。
2.如男女初次见面 , 女方可以不与男方握手 , 互致点头礼即可;若接待来宾 , 不论男女 , 女主人都要主动伸手表示欢迎 , 男主人也可对女宾先伸手表示欢迎 。3. 如一人与多人握手时 , 应是先上级、后下级 , 先长辈、后晚辈 , 先主人、后客人 , 先女性、后男性 。4.若一方忽略了握手的先后次序 , 先伸出了手 , 对方应立即回握 , 以免发生尴尬 。
(三)握手礼行使的正确姿势标准的握手方式是:握手时 , 两人相距约一步 , 上身稍前侧 , 伸出右手 , 四指并拢拇指张开 , 两人的手掌与地面垂直相握 , 上下轻摇 , 一般二三秒为宜 , 握手时注视对方 , 微笑致意或简单地用言语致意、寒暄 。(四)握手礼的体态语握手的具体样式是千差万别的 。了解一些握手的典型样式 , 既有助于我们通过握手了解交际对方的性格、情感状况、待人接物的基本态度等;也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去自觉地应用各种具体的样式 。
1.谦恭式握手 。又称“乞讨式”握手 , 顺从型握手 。即掌心向上或向左上的手势与对方握手 。用这种方式握手的人往往性格懦弱 , 处于被动地位 , 又可能处世比较民主、谦和、平易近人 , 对对方比较尊重、敬仰、甚至有几分畏惧 。
这种人往往易改变自己的看法 , 不固执 , 愿意受对方支配 。2. 支配式握手 。又称“控制式”握手 , 用掌心向下或向左下的姿势握住对方的手 。以这种方式握手的人想表达自己的优势、主动、傲慢或支配地位 。
这种人一般来说说话干净利索、办事果断、高度自信 , 凡是一经决定 , 就很难改变观点 , 作风不大民主 , 在交际双方社会地位差距较大时 , 社会地位较高的一方易采用这种方式与对方握手 。3.无力型握手 。又称“死鱼式”握手 , 握手时伸出一只无力度的手 , 给人的感觉象是握住一条死鱼 。这种人的特点如不是生性懦弱 , 就是对人冷漠无情 , 待人接物消极傲慢 。
4.“手套式”握手 。握手时用双手握住对方的右手 , 既可表示对对方更加尊重、亲切 , 也可表示更加感激、有求于人之意 。但这种握手方式最好不要用在初见几次面的人身上 , 以免让对方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
5.抓指尖握手 。握手时不是两手的虎口相触对握 , 而是有意或无意地只捏住对方的几个手指或手指尖部 。女性与男性握手时 , 为了表示自己的矜持与稳重 , 常采取这种方式 。
如果是同性别的人之间这样握手 , 就显得有几分冷淡与生疏 。6.施舍型握手 。即在行握手礼的时候只伸出四个手指与他人相握 , 表明此人缺乏修养、傲慢、不平易近人 。(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贵妇人与绅士之间的握手除外)另外 , 当对方久久地、强有力地握着你的手 , 且边握手边摇动 , 说明他对你的感情是真挚而热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