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散养技术( 六 )



8.3、合理的免疫程序 。4-5日龄H120疫苗,8-10日龄Ⅱ系或L系疫苗,13-15日龄法氏囊疫苗和禽流感疫苗,25-26日龄法氏囊疫苗,28-30日龄I系疫苗和禽流 感疫苗,32-34日龄H52疫苗 。饲养期超过100天的,建议60-65日龄注射一次I系疫苗 。

8.4、采取正确的免疫方法 。前期由于鸡个体小、活动量不大,容易被抓,应提倡逐只滴鼻、点眼或滴口免疫,后期采取注射法,这样能确保雏鸡只只免疫到位,免疫效果确实,防止饮水免疫带来饮多饮少,甚至饮不到的弊端,造成免疫死角 。

9、育出雏阶段主要疾病的防治

9.1、白痢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7日龄内,特征是雏鸡肛门粘有白色粪便,用恩诺沙星、佛哌酸、敌菌净、土霉素等药进行防治 。

9.2、霉菌病 。好发于半月龄内,以呼吸困难、肌体脱水、消瘦,剖检可见肺气囊内含霉菌结节为特征 。防治上应杜绝霉变饲料、降低舍内湿度、经常更换垫料,可用制霉菌素治疗 。

9.3、球虫病 。特征为食欲减少、饮水增加、场地可见血便、少数鸡肛门周围粘有血便 。剖检盲肠、小肠增粗,内含血色稀物,肠粘膜可见出血点 。用青霉素、磺胺类及球虫药治疗,配合降低舍内湿度及饲养密度,收效尚佳 。

10、后期饲养管理要点

后期饲料可由配合料逐渐过渡到单一的玉米(2318, -5.00, -0.22%)、稻谷,条件好的用颗粒料 。一般上午10时后投料,下午3时后投1次料,入睡前再加一次 。整个饲养期不停水 。经常观察,发现精神、食欲、粪便异常者,应及早采取措施。要及时剔除病、死鸡,防止老鼠、老鹰、蛇、黄鼠狼等兽害 。

10.1、适当的饲养时间 。土鸡饲养期不当,直接影响鸡的肉质风味及养殖效益 。饲养期太短,肉质太嫩,风味差,影响销路及价格;饲养期太长,饲 料报酬降低,风险性增加,且易造成劳力、场地等资源浪费,增加饲养成本,效益变差 。一般体重达1.2-1.5公斤,时间在80天以上即可上市,养户也可根 据市场行情作合理的安排 。

10.2、适度的饲养规模 。饲养土鸡的效益与适度的饲养规模有关 。在我市目前的条件下,一般以一个正劳力每批以1500~2000只为宜 。避免 超规模连片养殖 。条件好的也不要超出5000只 。宁愿多点投放,分散养殖 。这样有利于饲养管理、防疫治病、降低风险、增加效益、稳步发展 。

10.3、合理的轮牧时间 。一个鸡场饲养时间太久,场地会受污染、病菌增多,对鸡群健康威胁大,影响成活率;而且容易将场内的草根、树根、树皮啄尽,造成土地板结和环境污染,影响果 树生长;时间太短,投资重复,成本增加,造成浪费,影响效益 。一般二年一轮可以避免上述弊端 。

10.4、正确处理治虫与放牧的关系 。一般果园养鸡虫害较少,但当需治虫时,首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喷洒时尽量少喷到地面,鸡即使食入虫子,毒害的可能性也小;其次选择晴天治虫,药液滴入地面少 。最好将治虫与放牧时间错开,尽量使鸡少接触药物,以防万一 。
土鸡养殖管理注意事项
春季:防止气温突变,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但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快,要时常关注天气变化,防止天气突变对生产性能造成影响,甚至诱发疾病;保证营养,春季是一个缺青季节,为了保证产蛋率的稳步上升,首先应该保证充足、高质量的饲料,适当补充一定量的青菜,另外在饲料中补充一定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保证蛋的质量;放牧时间的确定,早春天气多变,植被状况差,不适宜放牧,应当采用圈养方式,四月中旬以后可以开始放牧,根据气温、雨水和牧草生长的情况及时调整;做好疾病预防,定期进行消毒防疫 。

夏季:鸡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很差,因此夏季应当首先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在没有林荫的地方,人工搭建这样设施供鸡群休憩;保证供水,夏季供水特殊作用在于防暑降温、保持机体代谢平衡和机体健康,必要时候在水中添加补液盐抗热应激;对一些出现抱窝,甚至停产的现象进行及时整顿,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生产性能的降低,及时淘汰处理饲养价值不大的鸡;人工补料在早晚凉爽的时候进行,根据鸡采食牧草情况,作出调整,保证营养;注意饲料、饮水和环境卫生,控制蚊蝇滋生,定期去除体内寄生虫,保证鸡体健康;及时拣蛋,夏季鸡蛋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窝外蛋,稍不留意就会被雨水浸泡而难以保证质量,因此应及时发现并收集窝外蛋;特别关注天气变化,出现降雨、大风等天气,不能放养,而应在鸡舍内人工喂养,防止由于恶劣天气造成损失;做好防敌、避敌、防盗的工作,可在鸡群内饲养一两只鹅,以起到警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