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肥水管理,确保植物花繁叶茂,健康正常,生机盎然 。
公园种植的大乔木数量比较多,移植时截枝后伤口多,造成天牛、木蠹蛾等钻蛀枝干式害虫的幼虫危害较普遍,如红刺林投、黄槐、尖叶杜英、人面仔等,另有白蚁危害细叶榕等大树和老树,建议采用人工防治和药物防治等方法加大综合防治力度 。部分花木如蜘蛛兰、龙舌兰等的叶斑病害也比较多,平时多注意,预防为主,及时采取药物防治 。由于公园部分地方土质差,砂石土多,保水保肥力差,一些花木生长不良,晴天和干旱天气宜加大灌溉量,生长期追施速效复合肥料或叶面肥料,休眠期时施够长效农家肥,保持花草树木四季常青,适时有花,生机勃勃 。
八.做好防台风、防严寒等防护措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
在台风来临的夏秋季节之前,对根系较浅和树冠高大,重心不稳的乔木,剪掉部分树枝树叶,注意设立木桩护树,台风过后对被台风损坏、折断的树木及时修剪扶正,清除积水和其它安全隐患 。在寒冬到来之前,对剑麻、紫苏等热带不耐寒植物采取相应保温措施,所有乔木离地1.2-1.0米以下刷白约1:10的石灰水,可起防冻寒、病虫、美观的作用 。
九.提高园艺工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业性强、战斗力强、反应快速的养护队伍 。经常对园艺工人进行组织纪律教育和技术业务学习,条件许可时到别处参观学习,建立一支能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熟悉技术操作和业务工作,能独立开展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队伍 。
同时注意培养技术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保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使各项工作步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正常状态 。
十.建立和完善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档案,方便总结、建立完整的植物养护技术档案,内容包括绿地内花草树木的编号、来源、树种含名称、别名、学名、科属、产地、习性、用途等内容、规格、栽种年月、生长势、日常养护措施、管护成效和自然条件、单项技术资料、统计报表、调查情况、总结报告等 。、及时收集、积累、整理、分析和总结经验,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编好目录,分类归档 。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重点是什么?
1.管理重点在于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长势差的那些植株要重点关注 。
2.分析养护地区的气候特点,找出长势差的原因,比如缺水、有病虫害、原来种植过深或过浅等原因,长势好的不用上肥,看叶片颜色等表现特征加肥,但就移栽的植株不能上肥,要待其完全成活、长出新根后才能上肥 。
3.人员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事办工倍!
4.满足正常的工具类、消耗性材料的供应,现场严格控制,降低成本 。
秋季绿化苗木养护管理有哪些
1.及时灌溉:苗木速生期浇水要采取多量少次的方法 。每次灌溉要灌透、灌匀,防止冲刷幼苗,伤害苗茎、苗根 。
每次追肥均应随即浇水,若天降雨,墒情较好,则不要浇水 。在苗木生长后期,应适当控制浇水除特别干旱外,一般不需灌溉 。若苗木冬前不出圃,一定要浇好越冬水 。
2.清除杂草:苗圃畦中多半盖有地膜,一般不用中耕,拔除杂草即可 。拔除幅内杂草时,操作要细致,不要伤苗 。
若采用除草剂灭草要先试验,以免发生药害 。畦埂及两侧,要在每次降雨或浇水后划锄保墒一次,同时除去杂草 。对不覆盖地膜的,中耕可以疏松土壤,减少蒸发,起到抗旱保墒作用 。
通常每次降雨或浇水后要及时中耕除草 。中耕要逐次加深,但不要伤苗、不要压苗 。对阔叶树的扦插苗,要控制其少生侧根,对其及时摘芽、除蘖 。
3.防涝:秋季雨水较多,一旦苗木受涝或水分较多,就会造成树木整体含水量较大,一旦受到低温结冰,树体就会结冰膨胀,造成树皮开裂死亡 。因此要挖好排水沟 。除了特别干旱之外,秋季一般不需灌溉 。
4.科学追肥:秋季以施农家肥和复合肥为主,不施或少施氮肥 。追肥在苗木生长时进行,针叶树种在苗木封顶前30天停止追施氮肥 。如氮肥施入过量,就会造成苗木秋季枝条旺长,木质化程度低,抗寒能力下降 。
5.控制侧根:对阔叶的扦插苗,要控制其少生侧根,对其及时摘芽、除蘖 。
6.防病治虫:苗圃地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预防,对已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防治 。可用高浓缩强力清园剂500-600倍稀释喷洒 。高温高湿天气,容易造成病虫害滋生,要根据苗木的生长及病理情况,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预防,对已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防治 。
- 小雪过后,苗木防冻工作要速速搞起来!
- 鸡毛竹什么时候种
- 园林绿化哪种水蜡球好看
- 种植毛竹的前景如何
- 农村植树造林的意义
- 球形灌木怎样卖出高价
- 控根器有没有正反面
- 12月份可以移植乌桕吗
- 映山红冬天12月份可以移栽吗
- 如何给苗木浇“返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