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简介( 三 )


正逢当朝宰相谢安 , 亦是当世只钟情夫人不纳妾唯一高官 , 其至情至性之心顿时被梁祝之情打动 。
山伯相思而亡 , 英台为报答山伯亦为心中那份深情 , 跃入墓中合葬则更为感人肺腑 , 遂谢安奏报朝廷旌表其墓为“义妇冢” 。
梁祝故事由马家与谢安渲染广为人知 , 后世为将英台塑造成追求爱情反抗封建势力的形象 , 遂添加了英台早已倾心暗许姻缘 , 又丑化祝父马家等封建势力逼嫁逼婚 , 致使梁祝生别离死相随双双化蝶等情节 , 逐渐演绎出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 。
口口相传的俗套掩盖了历史真实 , 真实梁祝之平凡错过唯其真挚纯美感人 , 此情可待成追忆 , 只是当时已惘然啊 。

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简介

文章插图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国古代东晋时 , 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名为祝英台 , 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 , 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 , 两人便相偕同行 。
同窗三年 , 感情深厚 , 但梁山伯依然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 。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 。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 , 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孩 , 欲向祝家提亲 , 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 。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 , 因过度郁闷而去世了 。
祝英台出嫁时 , 经过梁山伯的坟墓 , 突然狂风大起 , 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 , 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 , 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 , 祝英台跳入坟中 , 其后坟中出现一对彩蝶 , 双双飞去 。
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简介

文章插图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什么剧种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 。由徐进等根据传统戏和民间传说改编 。发表于《人民文学》1951年12月号 。写祝英台扮男装去杭州求学与书生梁山伯之间的爱情悲剧 。英台与山伯同窗三载 , 情谊深厚 , 而山伯一直不知英台为女子 。后英台奉父命返家 , 事前留下玉坠托师母作媒 。
下山途中 , 又假九妹自许山伯 。山伯从师母处得知英台一片深情 , 前往祝府求婚 , 而祝父贪财恋势 , 已强将英台许配太守之子马文才 。山伯在与英台书楼相叙后气绝身亡 。英台抗婚不从 , 出嫁途中经山伯墓前 , 哭开坟墓 , 纵身跃入坟穴 。后二人化作蝴蝶 , 双双飞去 。

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简介

文章插图

剧目特色
“十八相送”是本剧中很有特色的一场重头戏 。山伯送英台下山 , 二人边走边唱 , 祝英台连用了10个比喻暗示山伯 , 唱词通俗生动 , 富有生活气息 。从书房门前到观音堂跪拜 , 经过一连串比喻之后 , 英台见山伯仍不领悟 , 不免有些急躁 , 她唱道:“只可惜对牛弹琴牛不懂 , 可叹梁兄笨如牛 。”象是讲给山伯听 , 又像是自我感叹 。
待山伯露出怒容 , 她又赶忙唱:“请梁兄 , 莫动火 , 小弟赔罪来认错” , 节奏上一板一字 , 显得异常诚恳 。这段表演 , 把山伯的憨厚和英台的热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
“山伯临终”的一段唱 , 在唱腔设计上颇具特色 , 是越剧小生流派之一“范(瑞娟)派”的一曲成功之作 。
她以越剧老调为基础 , 吸收了京剧曲调中“二黄”及“反黄”转调的手法 , 创造了“弦下调” , 唱起来深沉凝重 , 从“待儿看来”到“儿死后要与她同坟台”前后30多句唱词 , 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梁山伯忠厚笃诚、温文尔雅的品格 。听起来如泣如诉 , 九转回肠 , 令人感动 。
以上就是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简介的全部内容 , 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