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 , 任满后 , 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 任知州 。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 , 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 , 大做文章 。元丰二年(1079年) , 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 , 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 , “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 , 被捕下狱 , 史称“乌台诗案” 。
苏轼坐牢103天 , 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 , 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
出狱以后 , 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 , 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 , 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 , 种田帮补生计 。“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
宋神宗元丰七年 , 苏轼离开黄州 , 奉诏赴汝州就任 。由于长途跋涉 , 旅途劳顿 , 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 。汝州路途遥远 , 且路费已尽 , 再加上丧子之痛 , 苏轼便上书朝廷 , 请求暂时不去汝州 , 先到常州居住 , 后被批准 。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 , 神宗驾崩 。
哲宗即位 , 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 , 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 。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 。
俗语:“京官不好当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 , 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 , 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 , 又不能见谅于旧党 , 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 , 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 , 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 , 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 , 自比唐代的白居易 。但元佑六年 , 他又被召回朝 。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 , 被外放颖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 , 他以“讥刺先朝”罪名 , 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 。徽宗即位 , 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 , 复任朝奉郎 , 北归途中 , 卒于常州 , 谥号文忠 。享年六十六岁 。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 , 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 , 崇尚自然 , 摆脱束缚 ,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 , 初无定质 , 但常行于所当行 , 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 , 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 。苏轼散文著述宏富 , 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 。文章风格平易流畅 , 豪放自如 。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 , 漫衍浩荡 , 则其波亦自然成文 。”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 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 , 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 , 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故称苏门四学士 。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 , 其诗内容广阔 , 风格多样 , 而以豪放为主 , 笔力纵横 , 穷极变幻 ,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 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 , 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 , 天地万物 , 嬉笑怒骂 , 无不鼓舞于笔端 。”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 , 自昌黎始 , 至东坡益大放厥词 , 别开生面 , 成一代之大观 。……尤其不可及者 , 天生健笔一枝 , 爽如哀梨 , 快为并剪 , 有必达之隐 , 无难显之情 , 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 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
- 其貌不扬却大有作为的伟人的事例
- 女人对一个人心寒失望的句子
- 其李将军之谓也中的其是什么意思
- 山药面条的做法拿山药怎么做面条
- 山药哪里的最好
- 冰心的作品有哪些
-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四级怎么过
- 山药能炒着吃吗
- 小猿搜题怎样删除自己求助的问题
- 山药能和白糖一起吃吗山药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