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萧放:元宵节为什么离不开一个“闹”字?
中新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元宵节为什么离不开一个“闹”字?
作者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
文章插图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元夜良宵,皓月千里,花灯千树如星如昼。作为春节的“压轴大戏”,正月十五元宵节离不开一个“闹”字,无闹不欢,祈福迎祥,印证了人们对这个节日的期盼。
元宵节是中式的“狂欢节”
元宵节是农历新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元夕”“元夜”。它的地位与正月初一“岁首”的确立有密切关系。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将正月定为一年之首月,正月一日为元正,正月十五日作为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其地位超过一般的望日(即农历每月十五日)。关于元宵节的起源说法不一,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说法有三:分别为汉武帝太一神祭祀起源说、道教起源说和佛教起源说。
元宵的民俗与除夕相对应,除夕夜是“小家”的闭门团圆,元宵节则是走向社区公共空间的热闹欢聚,元宵之夜在民众社会生活中具有狂欢的性质。“闹”是元宵节的主题,“闹”的形式丰富多彩,锣鼓之闹、社火之闹、歌舞之闹、游乐之闹、灯彩之闹、元宵之闹等共同构成元宵节的狂欢氛围。
文章插图
2019年2月,民众和游客欢聚广东省德庆县大闹元宵。图为中国民俗一绝的“炮仗攻狮子”。中新社采访人员 索有为 摄
元宵节的喧闹之声有两种,一是以锣鼓为主的响器声,没有锣鼓或锣鼓不够用时,人们也用其他能发声的器皿代替,如湖北孝感有“正月半,敲铁罐”的谚语。二是歌舞游乐的人声,元宵节是民间歌舞演出日,除舞龙舞狮外,中国南北方都有演乡村戏剧的传统,北方的秧歌戏,南方的花鼓戏、采茶戏都是常演的剧目。东北地区将乡民化妆作剧,称为“太平歌”,河南及两湖(湖南、湖北)地区称为“妆故事”。
文章插图
2019年2月,一场极具年俗特色的巡游闹元宵活动在长沙街头举行。传统龙狮、大头娃娃等传统民俗表演,吸引不少市民围观。中新社采访人员 杨华峰 摄
“闹”的精神内涵是在“一年明月打头圆”的夜晚祈求岁稔年丰,也是社区民众情感、意愿、信仰的集中体现。白昼为市、夜间燃灯,元宵之夜的喧闹声可以苏醒冬眠大地,鼓动大地回春;人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通过欢娱的相聚联络情感、传递温暖。
“男妇嬉游”是元宵特有的人文景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透过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我们可感受到元宵节的浪漫氛围。元宵之夜,妇女是主角,连平日隐藏深闺的女子也有了难得的出游机会,她们身着节日盛装走出家门,登楼赏月,看戏逛灯,走桥摸钉,直至午夜。“男妇嬉游”成为元宵特有的人文景观,给了青年男女邂逅爱情的良机,因此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国人的“情人节”。
文章插图
2018年3月,中外青年游客在上海豫园观灯、闹元宵。中新社采访人员 殷立勤 摄
元宵节也是许多文艺作品描写男女爱情发生的时机,如泉州传统剧目《陈三五娘》,描写陈三与五娘在元宵赏花灯时偶遇并相爱;川剧《春灯谜》叙述宇文彦与韦文凤灯会相遇结缘的故事;还有南朝陈国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在正月十五“破镜重圆”的故事等,这些戏剧故事都以元宵节灯会、灯市为背景。
【 中新社|东西问丨萧放:元宵节为什么离不开一个“闹”字?】元宵典型的节俗是灯会,因此又被称为“灯节”。元宵灯会的兴盛从隋唐开始,历代相沿。隋唐时代还有戴“傩面”赏灯游玩的习俗,青年男女戴着面具在街上赏灯,很容易成为浪漫故事的开端。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与薛绍初见时揭下他昆仑奴面具的经典场景,就发生在元宵节的灯会上。
元宵节妇女们还有“摸钉”的习俗,“钉”与“丁”同音,“摸钉”预示着家丁兴旺。“拜紫姑”也是元宵节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紫姑”即姑娘神,姑娘们向她问婚姻、问休咎、问年成,这些节俗体现了妇女祈求婚姻美满、子嗣绵延、身体康健与年岁丰收的生活愿望。
重拾传统节俗找回年味儿
在年俗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大家或多或少地感到元宵节“闹”的色彩淡了,繁复的节俗被遗忘,大家对元宵节最深的印象只剩“吃元宵”的食俗。关于南方“汤圆”与北方“元宵”的异同,成为互联网上年轻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 中国人|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七:杨庆中:包容如何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 艺术|东西方艺术巧妙融合 重庆女孩画“家门皮肤”受年轻人追捧
- 多元性|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五:李大龙:如何理解中华文化中的“华夷之辨”与多元性?
- 文明根性特别策划(三)之四:王战:“汤因比之说”对当前有何启示?|东西问 | 文化
- 就业|东西协作“送岗下乡”到马边
- 北市|朱熹问学生:为何叫“买东西”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 八珍|华夏古八珍竟是这八样东西,第八种可以天天吃,是一种不健康食品
- 龙安志:西方社会对中国文明存在哪些误读?|东西问 | 中国文化
- 丁琪:蒙古族跨族婚恋小说如何表现民族融合?|东西问 | 王晓梅
- 棋子|小棋局大世界:东西方象棋中的文化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