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梦华录:同是衙内为何文武不行的池蟠能做十二行头,萧谓啥也不成( 二 )


做为一个没有后台的衙内 , 想要混得好就得有个把柄在别人身上 , 或是让人觉得自己不学无术 , 对自己没有威胁 。
当然 , 也是为了让人觉得自己嚣张跋扈蛮不讲理 , 懒得与自己计较 。
毕竟没人愿意和钱过不去 , 做生意的最讲究的就是和气生财 。 能多一个朋友好过多一个仇敌 。
和同是衙内的萧谓相比 , 萧谓洁身自好 , 没有什么不良嗜好 。 个人也算是略有城府 , 一眼就能看穿于中全不怀好意 , 想借自己的手干掉顾千帆 。
但他确实在意自己在萧钦言心里的位置 , 也就默许了 。
和池蟠不同的 , 萧谓只需要亮出自己是萧钦言长子的身份 , 谁都会给他几分面子和尊重 。
就看一向高傲的于中全在萧谓面前俯首帖耳就知道了 , 纵使他心里不爽 , 在萧谓面前 , 也只能俯低做小 。
要什么有什么 , 自己都不用努力就拥有了 , 自然不需要萧谓再如何努力了 。
而且萧谓要做的也是想讨萧钦言的欢心 , 只是在有顾千帆这个珠玉在前 , 无论萧谓如何做 , 都比不过他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就是萧钦言和池父的态度 。
池母是是归良后的女子 , 池父并因为对方身份低微放弃娶她 。 相反 , 正是因为爱对方 , 才想要娶回来 。
【历史故事】梦华录:同是衙内为何文武不行的池蟠能做十二行头,萧谓啥也不成
文章图片
而萧钦言不同 , 本就是寒门出身 。 在得知赵盼儿的身份时 , 他就不同意顾千帆和赵盼儿两人 。 可见他以身份门第之见有多深 。
所以 , 对萧谓的教育自然也影响着萧谓 。 士农工商 , 在这些人眼里 , 商人都是低人一等的 , 不被重视的 。
萧谓自然也不会去做这些掉价的事 , 也就没有了他能一展身手的地方 。
而萧谓一直只是当个衙内 , 没有任何官职 。 想来要么不是父子不能周朝 , 要么就是能力不足 , 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进士 。
他又是个骄傲的 , 要让他像池衙内一样 , 叫下跪只能乖乖下跪 , 过后还没有任何怨言 , 想来也是做不到的 。
俗话说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池衙内不能说是穷人家的孩子 , 但父母早逝 , 让他体会了人情冷暖 , 这确实是真的 。
想要维持现在的生活 , 那是要钱堆起来的 。 所以 , 爱钱 , 赚钱 , 才是池衙内真正的想法 。
低个头算什么 , 大丈夫能屈能伸 , 其他都是虚的 。
而萧谓呢 , 父亲有权有势还有钱 。 家里不愁吃喝 , 还有人侍候 。 更重要的是 , 外面的人看在萧钦言的面子上也会给他几分面子 , 恭敬行礼 。
习惯了高高在上的人 , 时间一久就飘了 。 所以才有了萧钦言双手恭敬接过的圣旨 , 被萧谓单手接过不说 , 连恭敬也没有 。
甚至在萧钦言换衣服时 , 他不但没留在现场陪同 , 反而跟着来到耳房 。 想想 , 当真是不知人间疾苦的官二代呀 。
不得不说 , 池衙内在剧情中 , 才是真正活得清醒的一个人 。
别人求权 , 是为了有权才能有财 。 但池衙内不愿意为了当官而放弃自由 , 只选择了求财 。
用自己的能力和方式去赚钱 , 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成为总把头 , 而萧谓啥也不成的原因 。
有舍必有得 , 认定了目标 , 脚踏实地去做才能成功 。
最后想说一句 , 有钱还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 , 想想池衙内拿钱撒人的画面 , 实在太美 。
?哈哈哈哈哈~~~
【历史故事】梦华录:同是衙内为何文武不行的池蟠能做十二行头,萧谓啥也不成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