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三国人物:郭嘉到底有多神秘?一生7大预言句句成真,他如果不死便没有三国( 二 )


君不见曹操一下对荀彧、荀攸摸摸头 , 一下对贾诩摸摸小手 , 可见他不只对人妻没有抵抗力 , 对人才更是来者不拒 , 见一个爱一个 。
四、嘉出 , 亦喜曰:「真吾主也 。 」
郭嘉这年28岁 , 我们不清楚他在这之前有哪些作为 , 但想必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 看破了不能成就大业的袁绍 , 这次他终于见到了心目中的明主 。
五、「嘉窃料之 , 绍有十败 , 公有十胜 , 虽兵强 , 无能为也 。 」
官渡之战前 , 袁绍雄霸河北、兵强马壮 , 曹操曾问荀彧:「今将讨不义 , 而力不敌 , 何如?」荀彧回答曹操有四胜 , 度胜、谋胜、武胜、德胜 , 而郭嘉更猛 , 说曹操有十胜 , 硬是比前辈荀彧多六胜 。 难怪曹操喜爱浮夸的郭嘉大于正直的荀彧 。
六、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 。
郭嘉所说的十胜不必一一语译 , 白话文大概就是袁绍不行、曹公好棒棒 。 只看重点 , 荀、郭两人都指出曹操「唯才所宜」、袁绍「任人而疑」 , 曹操「能断大事」 , 袁绍「失在后机」 , 我们现今读历史 , 综合各家说法大概也能得出这个结论 , 但一流的谋士早在大战之前就看得清清楚楚 。
七、程昱、郭嘉闻公遣备 , 言于公曰:「刘备不可纵 。 」
曹军与袁绍交战前还有个小插曲 , 当时刘备依附曹操 , 虽然曹操千方百计对刘备示好 , 封他左将军、豫州牧 , 「出则同舆 , 坐则同席」 , 但刘备仍辜负曹操满腔情意 , 借口说要打袁术 , 领兵叛逃 。 程昱、郭嘉都说千万不能纵虎归山 , 刘备以后肯定会变成大魔王啊 。 曹操这才后悔莫及 。
八、公曰:「袁绍虽有大志 , 而见事迟 , 必不动也 。 」郭嘉亦劝公 。
刘备逃走后 , 如果你是曹操 , 接下来应该主攻正宫袁绍 , 还是棒打薄情小三?诸将认为就算刘备是人杰 , 根本未成气候 , 袁绍才是眼下大敌 , 何况若打刘备时袁绍大军来袭 , 岂不糟糕?
然而曹操一心只爱刘备 , 郭嘉也独排众议赞成伐刘 , 亲身经历告诉他 , 就算有人向袁绍提意见 , 袁老板只会回答:「这个偷袭企划案不错 , 很不错 , 那我们之后再讨论看看 。 」
九、孙策转斗千里 , 尽有江东 , 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 , 将渡江北袭许 。
曹操听从郭嘉所言 , 破刘备 , 还捡到一只稀有掉落宝物关羽 ,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正当专心与袁绍开战 , 听闻江东孙策将渡江来袭 , 这头猛虎比刘备恐怖多了 , 对曹操来说 , 是否应该退兵回许都更为明智呢?
十、众闻皆惧 , 嘉料之曰:「以吾观之 , 必死于匹夫之手 。 」
郭嘉一生最神的预言来了 , 众人都害怕孙策 , 但郭嘉半卧在榻上懒洋洋地说 , 不用担心 , 孙策就快死了 。 没多久 , 真的传来了孙策尚未渡江便死于刺客手中的消息 。
十一、策新并江东 , 所诛皆英豪雄杰 , 能得人死力者也 。 然策轻而无备 。
郭嘉从前待过袁绍阵营 , 也在许都见过刘备 , 所以他能看透这两个人 , 但他预料孙策之死未免也太扯了吧?
【爱历史】三国人物:郭嘉到底有多神秘?一生7大预言句句成真,他如果不死便没有三国
文章图片
其实不然 , 依郭嘉原文分析 , 孙策凭着真本事一步一步打下江东 , 不过那些诸侯英杰也不是吃素的 , 纵然败亡 , 底下必有一票死忠之士想报仇 , 而孙策凭其武勇常常轻骑而出、疏于防备 , 最后果然死于江东许贡的刺客手中 。 不管你信不信 , 反正我是信了 。
十二、从破袁绍 , 绍死 , 又从讨谭、尚于黎阳 , 连战数克 。
官渡大战 , 曹操击败袁绍 , 而后讨伐袁谭 。 一路看下来 , 我们发现曹操自身固然多谋善战 , 但他同样倚靠并听从他的智囊团 , 对比袁绍 , 曹操多半能采纳谋士之言并且当机立断做出选择 , 这种有头脑又听得懂人话的老板确实不多见 。
十三、嘉曰:「袁绍爱此二子 , 莫适立也 。 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 , 必交斗其间 。 」
郭嘉这时候又调皮了 , 眼见袁家败亡 , 曹军一路打胜仗 , 郭嘉却对曹操说不打了、不打了 , 我们回家吧 。
这话听起来匪夷所思 , 但郭嘉知道袁谭、袁尚不合 , 底下谋臣各为其主 , 今天出兵打他们 , 两人反而团结抗敌 , 若假装南下打刘表 , 静观其变 , 两方肯定会再次闹翻 , 不如等他们自相残杀再来捡这个便宜 。
【爱历史】三国人物:郭嘉到底有多神秘?一生7大预言句句成真,他如果不死便没有三国
文章图片
后来果然完全如郭嘉所言 。 今人多半知道这个「隔山观虎斗」的妙计 , 然而此事细思极恐 , 郭嘉只是在刚出社会的时候去袁老板家待了几天 , 竟然就把他的家底看光光 , 所言无不命中 , 不可谓不变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