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青|资讯】学院科普协会到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开展

日前,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科普协会与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孙志敏老师再一次来到了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为该校八年级学生开展STEM相关课程,此次授课的主题是“潜望镜”。

老师们首先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譬如在海中人们是如何观测海上的情况这一事例进而引出“潜望镜”。这不但引发了同学们对于“潜望镜”的好奇,对潜望镜作用原理也产生了学习兴趣。然后老师们利用板书以及幻灯片为同学们进行潜望镜作用原理的讲解,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于光路图以及光的反射等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接着老师们借助教具,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带着学生一起进行 “简易潜望镜”的制作。在同学们制作的过程当中,孙老师强调:“实验制作不能一味的蛮干,要带着思维去做,拼拼剪剪虽然简单但稍不注意你就会失败,实验操作的严谨性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往往小细节决定着我们最后的作品效果。”

【物青|资讯】学院科普协会到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开展

【物青|资讯】学院科普协会到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开展

【物青|资讯】学院科普协会到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开展

抛开传统的书本学习,我们借助小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去学,同学们认真听、认真记,老师细心讲、耐心指导。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们高举自己成品时的喜悦,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生们对于自己能够灵活地去运用知识后内心的满足。小教室里不止有老师的讲课声,还有同学们爽朗的笑声,这个冬天,暖洋洋的。

【物青|资讯】学院科普协会到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开展

【物青|资讯】学院科普协会到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开展

很快,这一学期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学期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学生从最初上课带着作业来,只顾低头忙作业,到后来大家一起互相探讨着该怎么解决问题这些变化。虽然看上去很不起眼,但小小的教具蕴含着大大的物理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这些小实验的教具可以激起学生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从而充分地融入课堂。

本学期科普协会的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实践的道路还很长。物理是最接近自然的学科,科普协会会灵活地运用专业知识配合中小学物理学科的知识点去设计更好更有意思的小实验,引导学生去自主地获取、理解并运用知识,充分地展示我院物理学科专业的素养以及教师教育的特色。

2018年即将开始,科普协会精彩还在继续,请大家耐心等候。

【物青|资讯】学院科普协会到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开展

撰稿人:刘锦涵

供图人:吕娜

审核人:毕瑛洁

责任编辑:徐文娇 李福顺

【物青|资讯】学院科普协会到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