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孟全: 中国花生产业领头人
你要看的是不是《孙孟全: 中国花生产业领头人》?如果是,那就说明你找对了,缘分啊,继续往下看吧。。。
正文开始:
鲁花集团的创始人,名叫孙孟全。自明代花生进入中国以来算起,孙孟全可以说是“中国花生产业第一人”,他带领鲁花集团,用30多年的坚守,守护中国农业领域的花生“阵地”,特别是他组织打响了保卫花生的“三大战役”,使花生产业成为一方净土,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独创5S纯物理压榨工艺
孙孟全与花生结下的不解之缘,还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刚创办鲁花植物油厂,孙孟全就碰到一个世界级的难题——黄曲霉素。
由此,孙孟全启动了他的第一场战役:食用油生产工艺之战。
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在受潮的情况下,极易感染黄曲霉。而作物一旦感染黄曲霉,产出的油就会含黄曲霉素,不利于身体健康。
在此之前,食用油主要有两种加工方式:一种是传统的土法榨油,这种办法属于纯物理压榨,虽然保留了食用油中原有的营养元素,但黄曲霉毒素超标;另一种是化学浸出法,采用溶剂油,对原料进行浸泡,然后高温精炼。这种方法油料的营养容易被破坏,且残留的溶剂难以去除。
既想保留油品中的营养物质,又要解决黄曲霉素超标的问题,极端完美主义者孙孟全和他的团队启动了研发之路。
经过六年的攻坚克难,一次又一次失败后,鲁花团队在1992年成功独创了鲁花的5S纯物理压榨工艺。
这套工艺具有五大技术优势,一是纯物理压榨技术;二是“生香、留香”技术;三是“无水化脱磷”技术;四是恒温保鲜技术;五是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素技术。全程无化学添加剂,也不存在溶剂残留,既保住了花生的原香和营养,又去除了磷脂和黄曲霉素。
5S压榨工艺推出后,在业内引起轰动,尤其是去除黄曲霉素的成果,更是让世界专家为之赞叹。此后,国家对鲁花的5S压榨工艺进行鉴定,并参照鲁花的工艺,重新修订了花生油国家标准,这对于一家民营企业来讲,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鲁花凭借这一核心技术,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中国花生和花生油代言人
第一战役告捷后,孙孟全踌躇满志,但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纯正花生油成本高昂,价格不菲。当时国内消费市场对价格异常敏感,鲁花并没有好的销路。孙孟全意识到,打造品牌是制胜的关键。孙孟全通过差异化为突破口,将营销焦点对准花生油,将鲁花品牌与花生油联系在一起。渐渐的,鲁花成为了中国花生和花生油的代言人。
据工信部中国顾客推荐度指数(C-NPS)发布的品牌排名(共发布三届),鲁花连续三届成为食用油品类顾客推荐品牌;连续13年上榜中国品牌价值500强;而且由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食用油行业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鲁花消费者满意度也再次名列第一。
这场品牌之战,可称为孙孟全领导的花生保卫战的第二场大战役。
孙孟全说,只有有了市场的话语权,才有资格和能力保护中国农民的利益;只有与中国农民的利益捆绑在一起,鲁花才有发展的更大底气。
2004年秋天,花生获得了大丰收,农民每天排着绵延十几里的长队,到鲁花销售花生米。面对这么好的收购形势,有人提议压低收购价格,孙孟全当场对其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孙孟说:“做人不能忘本,企业发展也要饮水思源。鲁花的原料都是农民种的,没有农民支持,鲁花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局面。爱农民就是爱我们自己。”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鲁花多年来从不给农民打白条,全部是当天收购,当天兑现。
如今的鲁花,已经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食用油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吨,调味品年生产能力30万吨。2017年,销售收入突破265亿元。鲁花现在拥有员工2万多人,在全国建立了30多个生产基地,230多个销售分公司。
“高油酸花生良种”横空出世
种子保卫战,是孙孟全打响的第三大战役,也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一场战役。
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失守,无不与种子的控制权易手密切关联。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度重视花生育种工作,先后选育推广了260多个花生新品种,到上世纪90年代,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2000年后,我国用优质高产抗病专用品种取代非专用品种的第五次花生品种更新启动,但因种种原因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完成。
能够拥有“具备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花生良种,”成为孙孟全最大的心头事,他几乎着魔一样逢人就讲花生育种,并且试图以一家民营之力,促成中国花生的第六次良种更新。
孙孟全要推广的中国第六代花生种子,名叫“高油酸花生良种”。
科普资料显示,油酸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很重要,可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生长发育,延长保质期和货架期。高油酸能够选择性地调节人体血液中的高密度和低密度胆固醇成分,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
正是因为油酸的这一营养价值,使其成为食用油行业竞争的核心。在孙孟全倡导下,鲁花集团于2009年成立了农业科技推广公司,专门从事花生良种的引育试验、生产示范、经营推广。
2013年以来,鲁花农业科技公司联合全国知名花生院所参与研发成功了一系列具有“高油酸、高产量、高含油量”的适合国内不同地区种植的花生新品种10多个,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发展30000多亩,并计划在2~3年时间内发展基地1000万亩,致力于优质花生基地建设,促进高油酸花生良种的更新换代。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培育的优质高油酸花生良种已拥有36个。与国外其他品牌相比,具有油酸含量高、产量高、含油量高等优势。
孙孟全还告诉记者,高油酸花生对农民增收的拉动十分明显,目前,高油酸花生的国际价格比普通花生每吨高出2000元,在产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每亩花生增收300~500元;适合中国国情,可更有效利用土地。
孙孟全十分着急并一再呼吁,用高油酸花生良种取代普通花生品种的第六次更新换代工作,迫在眉睫。如果我们的花生品质不能够快速提升,高油酸花生良种不能够快速研发及推广,促进花生良种的更新换代,作为中国老百姓主要“油瓶子”的花生,就会面临着新的产业危机。
目前,国际高油酸花生研究比较早的国家主要是美国、阿根廷和澳大利亚。其中,美国高油酸花生虽然含油量高,但每亩产量只有200公斤左右,产量远远落后于中国。
“我们的高油酸花生每亩产量是美国的两倍,如果我国成功推广高油酸品种,国外产品就算进入中国,也没有竞争力了。”孙孟全说,要想防止国外花生的冲击,我国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在全国推广高油酸花生,让它成为农民增收的好项目,成为精准扶贫的好项目。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母琪
- 英国花7年建了一条201公里长的电力隧道,现供应着伦敦20%的电力
- 英国花8000亿又要修高铁,日本:这次给我一定行,英:滚犊子
- 此人身价太高,为了抓他美国花费60多万亿,掀起数次战争!
- 他们在寒冬中不辞劳苦,只因对祖国花朵的呵护
- 【图文】日本砸出88米巨坑,中国花20亿填8年,如今惊艳全球!
- 中国花滑自我完善待平昌一搏
- 日本砸出88米巨坑,中国花20亿填8年,如今惊艳全球!
- 聚焦|去年中国花37亿美元进口了世界一半垃圾,现在突禁将带来麻
- 这才是真正的花式艺术台球,中国花式台球必将走向世界
- 2018年,中国花钱方式将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