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的廉颇不是名将,谁还是?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赵国的廉颇不是名将,谁还是?》。来源是百思不得历史书。

赵国的廉颇不是名将,谁还是?。白起|李牧|长平之战|廉颇---


在秦国没崛起之前,战国中军力最强大的就是赵国,如果赵国的李牧,廉颇都不是名将,谁还是?长平之战,秦国利于速战,赵国利于坚守,廉颇就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按兵不动,让白起无从下手,所以才用计让赵国临阵换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白起|李牧|长平之战|廉颇---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赵国的廉颇不是名将,谁还是?

长平之战,你了解吗?开始秦军势大,廉颇用的避其锋芒,等待战机的正确策略,结果证明这是对的,当时的战局也正是在向赵军有利。而为什么秦国要贿赂赵国的奸臣,还不就是为了把廉颇撤下去,若是白起一定稳赢廉颇的话,何必要多此一举呢?另外说廉颇为什么要守,不去进攻,一个好的元帅,一定是一个,把撑好战局的领导。当时长平是个什么地方,而赵军擅长的是什么!

白起|李牧|长平之战|廉颇---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赵国的廉颇不是名将,谁还是?

我还记得,长平之战后,秦王要白起领兵攻赵,白赵当时说过一句话,意思是说,现在赵国上下一致,军民一心,并且还有廉颇为将,我们这一次肯定打不赢的。后来,宁可自尽,也不肯带兵去攻赵,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且不说,廉颇一定能胜白起,至少说明白起对廉颇很忌讳,没有半点信心,内心也是怕损了自己的全胜威名。

白起|李牧|长平之战|廉颇---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赵国的廉颇不是名将,谁还是?

战局时刻变化,攻守之势也时刻变化,夫为将,智,心,仁,勇,严也,作为一军之将要看清形势,敌锐气正盛,你的军队即使在精锐,依然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使胜利了,也当斩,长平之战,秦赵皆举国之力,初秦军兵锋锐不可当,廉颇刚接手赵军,也是和秦军接过战的,正是接战后心里有数,才以守为攻的,孙子兵法都说了,打战都利在速,而非久 ,因为时间一久,则各种意外都可能发生,也许自己后方发生啥政变的,说不清楚,比照二战苏徳战争,苏军发起自杀攻击,这是以攻代守,无非就要把战争拖久,把德军锐气消耗掉。

白起|李牧|长平之战|廉颇---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赵国的廉颇不是名将,谁还是?

赵国在周围匈奴、强秦等敌国环伺的情况下,在战国后期被称为第二强国可不光是因为赵主父的胡服骑射,更是因为国内有诸如李牧赵奢廉颇等猛将坐镇,跟强秦的战斗也是互有胜负,长平之战要不是秦国用计调开廉颇,灭赵之战除掉李牧,秦国想统一全国还真得晚不知道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