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文降拨备“利好”之下,那些斑驳的“看空”影子
《7号文降拨备“利好”之下,那些斑驳的“看空”影子》,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健康摘要: 2018-03-10 掌上内蒙古 掌上内蒙古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2018年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告(第二批) 一、公司简介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蒙东电力”)成立于2009年6月,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呼伦贝尔、兴安、通辽、赤峰四盟市电网,供电面积47万平...
正文开始:
来源:愉见财经
作者:夏心愉
银监会近日下发7号文《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明确了符合条件的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可由150%调整为120%至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至2.5%。
第一层:看好
从短期、或者说“一过性”的视角而言,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财报表现都会有利好作用。
银行们因调低拨备覆盖率而“解套”出来的资金有几项作用:
- 这些资金可以作为盈余公积,哪怕不分配也可能体现为账面利润增加。
- 暴露坏账的“底气”、核销坏账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加。
- 部分资金或可被作为资本公积转成资本,资本充足率可随之提高。
- 资本充足率提高,也意味着银行可以多放贷。
第二层:看空
故事讲到这里,并不会在一片欢天喜地里结束。
这两天愉记和几个银行业的朋友聊了聊,为什么会在现在这个时点放低拨备的要求?除了“宏观经济企稳,未来再大规模新增不良的可能性下降”这一个最显见的原因外,我们还聊到了以下三件事。
2-1
第一件,过去一段时间,行业里大案频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浦发成都、广发惠州的事件,而这些事件一言以蔽之,就是掩盖巨额不良资产,藏匿进表外“连环套”里,加了杠杆在一众机构间飞来飞去。
厨房里如果有蟑螂,你们相信只有那么两只吗?
这样的恶性案件不止是“瞒外”的,让投资人看不清水有多深;其实也是“欺上”的,事件浮出水面后,监管震怒、总行吃惊。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坚决的彻查和那么下手重的罚单。监管总是想看见行业真实的资产质量反映,这样才能有准确的施策根据。
除了这种特大型的事件,余下的普通信贷业务中的不良,这一轮资产质量下行周期走到现在,即便是账面上的“不良率”指标已经稳住,但事实上的“不良率”的水分是否挤干净了呢?
我一直记得以前有个分行里管风险的领导说过的形象比喻。他说,有那么些贷款,欠钱的企业其实早就没有正常经营、也没有还款来源了,但是呢,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已经没有救回来的可能,但还是要插个氧气管、做个心脏起博,让他就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也暂时不死——在账面上,暂时先“借新还旧”加“利息本金化”,那些贷款便一直都在关注类里,未入后三类。
用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的话说,就是:秃子和非秃子之间,没有清晰的边界;良与不良之间也是渐变的,很难找到绝对客观的一条边界。
但这样做,很明显对于最为重要的“信贷支持实体经济”是不利的。这些挤占掉的资金都兜了圈地在给“僵尸企业”插氧气管,或是瞒天过海在表外倒腾不良呢。这可毫无意义啊。
所以,监管的目的,一定是让该出清的出出清,该处置的处理掉,推动不良真实化,根本上也是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计。
你可以换个思路这样想:外部经济是稳了点,可是内部,如果既有的不良和准不良都藏着掖着不肯暴露,那拨备是要150%才安心啊,要是不良该暴露的暴露该处置的处置,那120%的拨备覆盖也足够。
更况且拨备这事,本来的意义就是“秋天储量冬天吃”,并没必要永远储备得那么高,影响资金使用效率。
眼下监管的意思也表达明确了:监管当局首先是要求不良计提严格、真实之后,才会来允许拨备覆盖率下降的。而拨备覆盖率下降的本身,也赋予银行更多的能力来处置不良。
下表是综合考虑五级分类准确性等综合因素后的上市银行拨备最低监管要求,供各位参考。
(点击放大查看大图)
所以综上,各位投资人朋友,拨备调降先不要立马去推导利润最大化能释放多少这样的“大利好”,以免空欢喜一场。
比利润重要的,恐怕是那些没被真实挤出来的、在报表上还没来侵蚀利润的不良贷款们。
2-2
第二件,眼下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啊,一些银行资本压力山大。
第三件,资管新规之下,“资产回表”压力山大。
不少银行“缺血”,有资本补充需求。市场上也管这个叫“商业银行的千亿级补血潮”。
本来嘛,这一波MPA考核压下来,同业业务规模较大、资本充足率偏低的银行本来就还喘着粗气;监管去杠杆去通道的压力还在持续,资管新规没顾上银行们的集体“求情”还在推进。
多重监管加码就形成了回表压力和资本压力。
有一句之前讲过的玩笑话:资管新规让我们懂得,以前表外加杠杆有多“无所畏”,现在就有多“无所谓”。
但现实情况是,“无所谓”肯定是不行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如果压力大,不应该因此停止去杠杆、控风险的进程,而是可以在合理的地方做一些放松:比如拨备覆盖率。
所以还刚刚那句话,
拨备要求调降先不要急着乐。因为这也许意味着,银行的资本压力比我们想象的大,这也许意味着,监管这一次去杠杆的决心比我们想象的铁。
第三层:再看好
有了脓包,捂下去只能是更大的溃烂,不如挖出来挤掉、上药修复。
这种医疗的动作不能在外部经济疲弱的时期去做,因为去风险的过程本身也有风险。但如果宏观经济企稳确立,高度自信,那就是时候动刀了。在发展中,一边长新肉一边去腐肉。
姑息“捂”,或许是一种短暂的“利好”,但却酝酿着一场重大的利空。
挖脓包,如此痛,痛到都有了上文提及的从“无所畏”到“无所谓”的麻木。这个痛的过程,出清的过程,或许会有斑驳的“利空”,但长期来看,却酝酿着一场重大的利好。
END
- 4月4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附名单)
- 4月3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附名单)
- 柯宇川:海南板块井喷,两类股有机会!
- 美国债务水平上升及政策收紧 或利好黄金成最具吸引力资产
- 就在刚刚17:39,中国股市轰出重磅利好消息,中美“贸易战”这样
- 重大利好!澳洲投资移民申请模式发生变革,不成功再也无须额外花
- 曼联造史诗级大逆转!半场惊变释放7号大腿 鸟叔一话点醒梦中人
- 【4月7号早上10点 】【秒杀价抢购奥丁底板】
- 为什么“住房公积金”利好不断,却越来越“鸡肋”?
- 今后棚改,三四线城市房价将不会出现新一轮上涨!刚需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