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能不能打破僵局,就看我们能否破解这3大困局(13)
“前不久河北省提出,对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按照排放绩效水平实施差别化错峰生产,对实现超低排放的生产线或设备原则上不实施错峰生产等,这类差别化的政策就值得借鉴。”
我向唐山一家钢厂的高管请教这一差别化政策后续的影响,这位高管告诉我:“我们自己的厂子在10月可以完成改造达到超底排放标准。但是对于是否能免于被停产,没有任何把握,内心不敢有任何奢望。”
环保只是一个案例,类似运动式环保的供给侧的政策,现在我们还有不少。在这种运动式政治化的供给侧政策面前,工厂随着可能被毫无预兆的关停,企业家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没有人敢做长期投资。
要在长期鼓励民间投资,尤其制造业投资,必须废除这种运动式的供给侧调控,改成规则明确,程序透明,循序渐进。但如果这样,也会面临短期企业盈利的下滑和投资的下滑。
- 中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论坛举办 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密码
- 打破“寒门难出才子”的窘境
- 壮阔四十年:中国经济的蜕变
- 肚脐眼里的“泥”到底是什么?能不能抠?多年的疑问终于解开了
- 苹果腐坏了一小块,削掉以后,剩下的部分到底还能不能食用?
-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医生:符合这3点,放心吃!
- 肚脐眼里的“泥”到底是啥?能不能抠?多年疑问终于解开了
- [评新而论·中国经济再出发]述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保卫我
- 能不能借我3000块钱,明天还你!朋友圈传疯了…
- 链家经纪人“心里苦”∶我的佣金能不能马上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