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从幼升小到高考将全面改革!这九点关系到每个孩子!
每天一篇亲子育儿实践分享
自去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有关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瘦身”与自主招生三个重磅文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也带来很多猜测。
今年,关于教育改革方面的变动又或多或少地变动着。
对此,从幼升小到高考的家长都应该全面贯穿理解,早做准备哦!
回顾从幼升小到高考全面改革
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有关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瘦身与自主招生重磅文件。
一、高考加分项目最大幅度缩减,分数更重要了
1. 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2. 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3. 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4. 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5. 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 以上加分占历年高考加分项目的54.55%。--
二、得语文者得高考!
语文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第一重要。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
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
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
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
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
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
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第一重要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三、中考改革新举措
教育部出台的新政策中,中考也将大改,并且整改范围涉及小学、初中,将于2018年开始实施。此次改革带来三大利好:一是增加4个可选科目,英语增加听力、口语考试;二是所有选考科目包含10分综合性社会实践,或开放性科学实践成绩;三是完善普通高中计划分配方式。四、幼升小、小升初、中考择区、择校重要,择班同样更重要
教改前,择区/择校最主要是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教改后择班的重要性会被进一步强化。
教改后小学、初中弱校、强校间的差异,被生源升学的最大化均等性所弱化,趋同性变得越来越明显。
高考考试制度变为“3 +3”、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自主招生四者的结合。
其中最重要的3+3和学业水平考试这两项,反映在教学中必然的唯一选择是:
不久,全国的中学都将展开“分层教学”和“走班制”教学,这就会出现“同班不同学”的现象,
因此,未来一个学生进了任何中学.除了获得这所学校的名头外,要想得到更大的好处,关键在班级的选择上.
而班级的选择虽然是自由的,但却是完全按照分数进行的,不同分数的班讲课的难度、进度、师资、教材、考题、生源等都是不同的。
所以, 教改后你进了什么学校相比较教改前,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而能够进什么班将起更关键和最直接的作用。
家长们不要再被名校的光环所笼罩了,此名校已非彼名校,教育生态环境已经完全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要彻底转变了!
五、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要常态化,放弃功利化导向,越早越好。
虽然以后的高考取消了文艺、科技、体育等特长生的所有加分,这些兴趣爱好似乎都不再重要了,其实这是重大误解!
我们必须要了解到:
最多两年以后,高考录取将不再区分一本、二本、三本,甚至连考试大纲也要取消.
大学的录取将完全按照专业进行,学什么样的专业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直接相关.
孩子只有学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
干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就充满乐趣才更容易成功、成才。
要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要从小学开始,进行常态化发现和培养。
原来很多爸妈带孩子学文艺、科技、体育特长主要是为了小升初,功利性很强。
现在,因为小升初升学模式的改变,和直升校的缘故,兴趣特长培养的功利性被极大弱化了,但与孩子前途、未来的关系却被强化了。
所以学特长的出发点、目的都不一样了,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我们就会越轻松、越坦然、越自信,孩子今后的出路也越平顺。
六、教改后,高中学校的实力是关键。
高考改革后最重要的学科是语文、英语、数学,语文会更凸显,因此高考改革的走向更偏“文”。
七、高考不再分文理科了,爸妈必须要了解各区学校的真实差距。
所谓的“大乱”,是指各个高中要在几乎所有的方面做出与改革配套的调整,是全面的改变,而不是局部的。
比如:
分班、分层、一年多考课程的设置、安排、师资调配、课时设置、教室利用、课程研发、学业课程与高考课程的配置、综合素质评价制定、实施等等。
都会与以往完全不同,对每所中学,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其中,学校的综合实力是最关键的,对学校的要求远胜过对每个学生的要求。
对普通高中校而言,更优的师资是保障“差生”能超越自身能力有更好、更高起点的决定性因素。
八、综合素质评价进入高考,但不起决定性作用
教育部文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做了以下规定: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5项。
思想品德: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
学业水平: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
身心健康 :重点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
艺术素养: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社会实践:重点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
九、高考改革男孩更苦,女孩更乐。
男孩受自身生理特点的影响,顽皮,比女孩更难约束自己,好习惯的培养比女孩更困难。
语文变为第一学科后,女孩的自我约束和纪律性,使她们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家长、老师的建议去按部就班地提高语文水平。
而男孩大多数一般还会依然故我。
现在考上知名大学的女孩本来就比男孩多了,高考改革后,女孩更是如鱼得水了。
因此,男孩的家长们就得更操心点了,早点培养他们的好习惯,特别是阅读习惯。总之,怎么说也不能让男孩子在这关键的一轮中再输掉一局吧!
请爸妈们务必认真细读,并提前收藏好哦!本文材料选自中国教育、北京日报等,由北京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北京幼升小网团队(微信公众号ID:bjysxwx)综合梳理整理制作
你可能还喜欢
全国统编“部编本”语文教材上线!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要来了,这11个问题家长得先弄清
回复“育儿”,送你一份价值百万的育儿秘籍!
回复“资料”,即可免费领取10000G的免费育儿学习资料(内含数学,英语,语文,音乐,古诗词,儿歌,电影,动画,绘本……),且每天不断更新中。
薛灵芸,言情小说作者,全职宝妈,育有一女,专注亲子成长和儿童心理学习研究。
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育儿路上的点滴感动与自我成长;以自己的亲身育儿实践向大家讲述最实用,最接地气的育儿方法。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正式发布:理科数学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正式发布:总纲
- 【高考理综】2018高考理综考试大纲正式发布
- 【高考数学】2018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正式发布
- 【高考英语】2018高考英语考试大纲正式发布
- 【高考语文】2018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正式发布
- 2018年娶老婆价目表,广州人睇完想爆粗!
- 2018年考研英语各题型答题技巧总结
- 2018澳洲留学专业选择趋势
- 2018考研政治各题型答题技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