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为了保障而不是理财,买保险理财先想“为了啥”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保险是为了保障而不是理财,买保险理财先想“为了啥”》。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现在无论是在银行还是互联网理财平台,随处可以看到保险理财的身影,有活期也有定期,活期产品比货币基金收益高、定期产品比银行理财收益高的现象很常见。那么,这种理财型保险风险如何、到底值不值得买呢?





银行渠道售卖的保险理财流动性较差





从不同渠道来看,现在银行渠道售卖的大多是年金型或两全型保险,期限比较长,大多在5年以上,而且保监会规定,保单满5年才能开始返还生存保险金,整体来看风险较低。





这种渠道购买的保险理财期限太长、流动性太差,中途退保的代价非常高。虽然兼具保险和理财功能,但是与单纯保险相比保障功能不足,与普通理财产品相比收益又太低。





所以,理财分析师建议大家,如果你想获得保障就买纯保险,如果你想要收益就买纯理财,如果想两样兼得那么两种效果都不会太好。





互联网渠道售卖的保险理财收益较低





互联网理财平台售卖的保险理财类型比较多,常见的有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投连险、年金险、两全险等,其中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有的是活期,有的是定期,有的是定活期。不过这些产品的风险等级大多数都属于中等风险,相当于银行理财里面的R3级别。





而且保险理财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一致的情况不多见,虽说本金亏损的概率也很小,但很多情况下拿到手的收益率要低于预期。此外,保险理财的收益优势并不是很明显,目前预期收益率大多在4.5%-5.3%之间,实际上目前银行理财也能达到这个收益率,而且风险要更低。





购买保险理财时认清三大问题





●部分产品期限太长,流动性太差,退保的代价非常高,甚至需要损失部分本金;





●风险偏高,不适合谨慎型及稳健型的投资者;





●收益达标率不高,拿到手的收益很可能低于预期的收益。





所以,如果投资者想买活期理财,建议大家购买货币基金,如果投资者想买稳健的定期理财,银行理财比保险理财更为合适,如果想寻求保障,那么买纯保险最好。





当然,如果你对保险理财比较了解、能够承担一定的收益损失,并且资金量不大,那么买保险理财也无妨。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