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0个健康秘密,各科医生其实早就想告诉你啦!
这是一篇关注度很高的文章,说的是《这30个健康秘密,各科医生其实早就想告诉你啦!》,该文章已被转发很多次了,你也来转一下吧。
正文开始:
这30个医学小常识,医生其实早就想告诉你啦!
内科
1. 一次血压高不代表高血压
高血压确诊至少要经过三次测量,而且是非同日的血压测量结果来确诊。也就是说,要连续或不连续的三天里测量出来血压高于140/90毫米汞柱,才会确诊患上了高血压病。
[1]
2. 喝果汁不如直接吃水果
果汁中包含了水果中所有的糖分,缺少了膳食纤维和部分维生素,血糖升高速度快。果汁很容易吃多,吃一个苹果就饱了,但喝果汁却可以喝好几杯,而一个苹果或梨,最多也就榨半杯果汁。
[2]
3. 解酒药解酒只是个噱头
依目前医学水平,酒精进入血液后,想快速降低基本不可能。大多数解酒产品中添加了镇静剂、氨基酸与维生素等成分,只能缓解头痛、头晕。
[3]
酒还是少喝的好……
4. 喝止咳糖浆别喝水
止咳糖浆是个药物例外,不要用水送服,喝完也不要着急喝水,因为喝水会稀释药液,减弱止咳作用。多种药物同时服用,应最后服止咳糖浆。
[4]
5. 轻度脂肪肝,不代表肝损伤轻
轻度脂肪肝不一定肝损伤轻,一定要重视!B超和CT等检查可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三种,但却不能看出肝脏炎症程度。
[5]
肥胖、营养不良、酗酒等都会导致脂肪肝,改变生活方式可逆转早期轻度脂肪肝~
6. 爱吃糖不会导致糖尿病
吃糖多少和糖尿病没有直接关系,患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胰岛素去“消化”糖分。
[6]
但是,吃太多糖易长胖!肥胖或超重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哦~~
7. 人体没有宿便一说
我们的直肠平时是空的,并不积存大便,一般只有少量粪便会堆积在结肠末端准备排出体外
[7]
。所以没有“宿便”一说,更没有“洗肠清宿便”一说,乱洗肠只会加重便秘。
8. 蹲厕所太久,会有假便意
蹲姿和用力拉都会增加肚子里压力,容易让直肠粘膜松弛、垂下来,于是出现了“假便意”,痔疮和局部炎症也会让肠道做出错误信号。
[8]
所以蹲坑别超10分钟,超过可能真不是便意了。
9. 香蕉通便比不上苹果梨
香蕉润肠?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能有上述功能,生香蕉反而会加重便秘。熟透的香蕉也并非预防便秘的上等选择,高膳食纤维水果才是通便的“利器”,比如苹果、长把梨
[9]
。
10. 昏迷别再掐人中了
掐人中会给人一个疼痛刺激,可判断是否有意识,但是并不能起到急救的作用。对于无反应且无呼吸的晕倒者,去掐人中,而不做心肺复苏或胸外按压,反而会延误治疗
[10]
。所以掐人中就在影视剧中看看就好了~
外科
11. 按摩不能丰胸
乳房由乳腺、脂肪和肌肉构成。按摩不能增加脂肪,不能增加乳腺,不能增加肌肉,怎么可能丰胸呢!?想丰胸,试试锻炼增加胸大肌,或通过吃胖、丰胸手术增加脂肪吧~
[11]
12. 运动可以强化骨骼
运动会刺激骨头,让骨质开始重建起来,自然也就不易骨质疏松。没有骨重建,每天喝再多牛奶、吃再多钙片,躺着不动,照样会骨质疏松的。
[12]
13. 任何药都除不掉骨刺
骨刺是人体“老了”的正常产物,是正常病理变化,大多数没有症状的骨刺是不需要治疗的。吃任何药物都不会消除骨刺,只是可以缓解疼痛
[13]
。
14. 骨质酥松不能只补钙
钙质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配合,严重的骨质疏松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骨松药物
[14]
。
15. 防癌抗癌不能寄托于某一种食物
食物有助于防癌抗癌,但并不能完全抗癌,膳食平衡才是防病的关键。癌症发生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单吃某些食物
[15]
。
妇产科
16. 宫颈糜烂不是病
宫颈糜烂听着可怕,但它不是疾病,是一种生理现象
[16]
。单纯出现宫颈糜烂不用害怕,影响你的生活则可通过药物和物理治疗,但一定要做好筛查,因为早期宫颈癌也有糜烂现象~~
17. 屁股大不一定好生养
“盆骨宽”的屁股大确实顺产有优势,但“臀部脂肪”多的屁股大就不一定了。从外形判断骨盆的大小可不容易,很容易被“脂肪”骗到,还需要专业检测。
[17]
18. 处女的阴唇颜色不全是粉的
阴唇的颜色和荷尔蒙及个人体质有关,有人一直就是淡粉红色,有人一直就是深的棕红色
[18]
,所以这不是区分少女、妇女的标准。
男科
19. 前列腺炎别乱用抗生素
据调查,只有约5%-10%的慢性前列腺炎有明确的细菌感染,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疗。
[19]
所以请遵医嘱,别乱用药。
20. 啪啪关键不在丁丁大小
“器大不如活好”,性福的关键其实不在大小,而是如何用好,阴茎的尺寸对女性性生活的整体满意一般是没有影响的。
[20]
21. 伟哥不是春药
“伟哥”真不是“春药”,没有直接催情效果。服用伟哥后不能直接引发或提高性欲,只有在性刺激下才起效,使勃起更加坚挺持久。
[21]
眼科
22. 眼药水别滴在黑眼球上
滴在黑眼球(角膜)上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引反应性闭眼,将眼药水挤出。正确应该是眼睛向上看,拉开下眼皮,滴到结膜囊内或白眼球上。
[22]
23. 近视眼也会老花
近视和老化是不能互相抵消的,只不过近视的人不戴近视眼镜时,有点像正常人戴了老花镜的状态,所以近视的人在老花后不戴老花镜就能看清楚近的、细小的物体。如果戴上近视眼镜,他们一样没法看清近的物体。
[23]
24. 白内障目前只能通过手术治愈
目前来说,没有药物可以完全治愈白内障,只可能推迟、减缓致盲的进程。五六十岁后,如果眼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这有可能是白内障的前兆,尽快就医、手术才能重见光明。
[24]
口腔科
25. 淡黄色牙齿更健康
牙齿不是越白越健康,健康的牙本质呈黄色或淡黄色,成人正常钙化的牙釉质呈半透明状,因此牙本质的颜色透过牙釉质,呈现出淡黄的半透明颜色。
[25]
耳鼻喉科
26. 耳屎其实不用挖
耳屎会随着耳朵内细胞的“迁移运动”被带向外面的耳孔。而且新鲜的耳屎变干后,会随着我们咀嚼、聊天、唱歌等运动自行掉落体外,一般情况完全没有必要去掏耳朵。
[26]
27. 流鼻血仰头举手不能止血
这个举动真的是多此一举,仰头并不能止血,还会让血液流进食道、肠胃,产生不适感。抬手也是多此一举,你说能止血吗?
流鼻血时应马上坐下,头向前,然后在头部或脖子上敷上冷毛巾。也可以在鼻孔中塞上棉球,然后捏紧鼻翼。
[10]
皮肤科
28. 指甲上月牙多少和健康无关
指甲上月牙的多少和遗传有关,并不能完全反映身体问题。但如果月牙最近变化剧烈,比如从无到有或者从有到无,就要特别注意甲状腺和营养的问题了。
[27]
29. 脸皮还是厚一点好
因为过度清洁皮肤,会让脸皮越来越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很容易出现过敏、潮红。要去角质,一般建议半个月一次比较合适。
[28]
药剂科
30. 服药一日三次不一定是早中晚饭后
一般药品说明书上“一日三次”指每8小时服用一次。比如,抗生素、止痛药、激素类药等一般
每隔8小时服一次药;而降糖药、调脂药、胃药等,则需按照三餐时间服用。当然时间没有那么死板,吃药最好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遵医嘱服药。
[29]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哟↓↓
本文参考资料:[1]
老人报《初诊高血压要什么时候开始吃药?》,
[2]
老
范志红的博客《别再“喝水果”了!鲜榨的果汁没你想的那么好》,[3]
健康时报网《“10分钟快速分解酒精”更是无稽之谈。》、[4]
《服止咳糖浆等等再喝水》,[5]
人民网《专家提醒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切勿盲目减肥》、[6]《吃糖多就会得糖尿病吗》,[7]健康时报网《根本就没有什么宿便!》,[8]健康时报《蹲坑太久“便意”难走》,[9]健康时报网《被误解的通便方法》、[10]《这些朋友圈里的偏方都是骗人的!》,[11]羊城晚报《按摩拍打乳房可以丰胸 专家:没那么简单》,[12]健康时报网《“硬骨头” 都是动出来的》、[13]《任何药都吃不掉骨刺》,[14]钱江晚报《骨质疏松只要补补钙?十大疾病误区看过来》,[15]广州日报《“抗癌食物”多吃就能防癌?不靠谱!》,[16]健康时报网《宫颈糜烂,不是病但得管管》、[17]《屁股大未必好生养》,[18]羊城晚报《“黑木耳”有科学依据:女性私密处为何会变色?》,[19]健康时报网《前列腺毛病别盲目用抗生素》,[20]谈性说爱《丁丁的关键不在大小,而在于如何用好 》,[21]健康时报网《别误会伟哥了!》,[22]健康时报《眼药水别滴黑眼球上》,[23]太行日报《年轻时近视,年老后不用戴老花镜吗?》,[24]健康时报网《白内障别等致盲再手术》、[25]《淡黄色牙齿更健康》、[26]《耳屎其实不用挖》、[27]《别再迷信,指甲上的小月亮》、[28]《脸皮还是“厚”一点好》,[29]39健康网《一日三次吃药是不是随三餐吃?》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内容合作请致电:010-65363351
值班主任:杨小明 本期编辑:任璇
- 一个秘密:眼睛长前面的,吃眼睛长两边的
- 进军智能医疗领域:联发科Sensio智能健康解决方案60秒全面体检
- 谁剪的视频,笑喷饭
- 第一批注重饮水健康的人,净水器已经换滤芯啦。。。。
- 乘政策东风,看恒大养生谷如何落地新时代“大健康观”
- 【健康人生】晚餐与体重和寿命的关系,幸好今天知道了!
- 视频 | 化妆品标签里的小秘密,看了不再被忽悠!
- 健康 | 冬天这些水果煮着吃更有营养更养生!
- 万达斥自媒体恶意诽谤:净资产超3千亿,230个万达广场都视而不见
- 「健康」“开水烫碗”能杀菌?多数人都做错了,这才是正确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