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挺聪明,就是不好好学”——别被这句话给骗了!
潍坊教育
态度|深度|温度
1
星期天,我跟闺蜜在一起逛街的时候,遇到了我的初中女同学,她正带着儿子买东西。
她儿子在市区一所学校上五年级。得知我也教五年级,她便向我询问该给孩子看些什么课外书,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什么好方法。
她语气略带焦虑:“每次考试,语数英大多是六七十分。”孩子一听这话,立刻拍了他妈妈一下,意思是别说,丢脸。
我劝她别急,慢慢来,查漏补缺。
“其实我家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好好学,上次开家长会,他的老师也说,他要是好好学,肯定不止考六七十分。”同学有些欣慰地说,还不忘怜爱地看着孩子一眼。
听到妈妈这么说,孩子神气起来了,摇头晃脑。
我愣了几秒钟,想说的话到底没说出口,到嘴边换成了:“你多费心思督促孩子学习,孩子好好听讲,作业好好做……”
又闲扯了几句话,然后女同学带着儿子走远了。
2
“其实你的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好好学。他要是用心学,学习成绩肯定好。”
这句话大家一定很熟悉吧?
在我上学的时候,我亲耳听到我的班主任对我同桌的妈妈说过。
我的同桌确实很聪明,他至少掌握五六种逃避老师检查作业的方法,可是学习成绩在班上垫底。
等到我当老师的时候,我也会对我的学生家长们说这样的话。
在我说这句话之前,我已经跟家长交流了孩子不算上佳的学习表现、不太好的学习习惯,然后以这句话收尾。
我明白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安抚、慰藉家长那颗焦虑的心,让家长心里受用些。
可是,有些家长往往忽略了我之前所讲的关于孩子学习比较欠缺的地方,而是重点记住了“你的孩子很聪明”这一点。
他们听了老师的话,会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跟他们一直以来的判断非常吻合——我的孩子很聪明。
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的孩子很聪明,比那些成绩好的孩子都聪明;我的孩子只是现在没努力,所以才成绩不好,只要我家稍微用功学习,就能超过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如果经常夸孩子“聪明”,那么孩子就会给自己贴上了“我很聪明”的标签——我很聪明,只是没发力,要是认真起来,我自己都怕!成绩肯定遥遥领先!
但是,他会这么做吗?会奋起直追吗?
不会。笼罩着“聪明”光环的孩子往往会自我催眠,自我懈怠,倚着自己“很聪明”,一直耍着小聪明,永远不努力,永远不尽心。
3
斯坦福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十年里,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而这项研究结果也震惊了全学术界。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学生被分成A、B两个组,当他们完成一项任务以后,研究者分别对他们采取两种鼓励措施,A组是“你很有天分,你真聪明”,B组是“你真努力,所以才表现出色。”
任务一轮一轮地继续进行着,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一直受到“你真聪明”的夸奖,学生会回避他们吃不太准的任务,过度重视自己的排名,忽视具体的技能掌握。研究者猜测,他们是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而一直受到“你真努力”的夸奖的学生,会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参照其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在他们看来,失败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加大努力程度,是一个好的选择。
后来,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孩子的作为——为了保持聪明的形象,避免失败,所以选择简单的一项。
德韦克最后分析说:原来,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掌控自己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和失败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反之,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所以当他们面对难题时,往往束手无策,甚至放弃抵抗。
4
我曾连续教过一个班的孩子五年,从一年级一直教到五年级,我看着这些孩子从懵懂幼稚到逐渐成熟。
说实话,班上不乏天资聪颖的学生,其中一个,叫肖悦。
他口齿伶俐,反应敏捷,在我的语文课上,常常我抛出一个有难度的问题,请他来回答,他总能答到点子上。
只是,我发现这个孩子比较好动,我说他是屁股上有钉子——坐不住。他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周围一有风吹草动,他就四处张望。
他课上专心听讲的时间很短,自以为很聪明,老师讲的他都懂,以为内容简单,便不再认真听讲,然后就思量着摸铅笔、摸橡皮,要么左顾右盼,把老师课上讲的重难点全都忽略掉了。
他学习上也不够主动,尤其体现在做作业时的“投机取巧”和“挑肥拣瘦”。
什么意思呢?就是简单的题目,他愿意去做,但是碰到稍有难度的“阅读理解”、“拓展练习”,他就空着不做。
对,他习惯了取巧制胜,当碰到难题,他宁可不做,也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所以,肖悦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处在不冒尖的水平。
而另一个叫奕帆的孩子与他截然不同,虽说下课时也跟其他同学一起蹦跳玩闹,但他是该玩的时候好好玩,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
到了课上——我常说他的眼睛里有光!
这个孩子尤其讲究学习效率,抓住课堂35分钟,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向课堂要质量。
他的作业也是完成得清清爽爽,正确率高。有时碰到思考题,他可以在嘈杂的课间静得下心来继续琢磨。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看到他有天中午在翻看我桌上的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在读上面补充的语文常识和知识点。
当时我就感慨,现在的孩子哪个不聪明?没有哪个是低智商!其实天赋这一块,谁都没什么特别的优势,都在同一起跑线。
那孩子拼的是什么?还不是勤奋、努力、奋发!
5
是的,我今天写这篇文章,就是想告诉家长们一个事实——
决定孩子是否成才,不在于他是否聪明,而在于他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如意志、努力、规划、坚持等。
也就是说——“努力”比“聪明”重要,“勤奋”比“天赋”可靠。
提醒家长朋友们少夸自己的孩子“聪明”,多肯定孩子的“努力”。
当孩子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当他获得某种小小的成功时,请你先不要被喜悦冲昏头脑,不要对孩子说:“你真棒!你真聪明!”
要知道,所有的成绩都是通过孩子的艰辛和努力而换取的,请对他们说:“恭喜你取得了好成绩,这都是你努力换来的,是你应得的。”
另外,我想对那些自诩聪明的孩子们说:“少年,你可知道,当你沉浸于安逸、沉迷自我的时候,别人已经迈开脚步,奋勇前行。”
少年,送你一句耳熟能详的话:知识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
END
来源:鸟老师,80后老文青,内心纯真的教书匠和写字匠。用文字浸润生活,善于将日子过成段子。个人原创公号:等鸟人(ID:idengniaoren)
编辑:乐乐
往期好文
?今天,要下雪了,请为在潍坊上小学、中学、高中的孩子们转发这条信息吧!
?江歌案今日开庭:“我不接受死刑以外的判决”
?“老婆,你在娘家还好吗?”老婆的回复绝了!
?晚餐与寿命的关系,幸好今天知道了!(看完震惊了!)
?我恨了我的父亲32年!(哭着看完结局)
目前20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
进群享最新教育资讯吧!
- 今天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他们需要你的陪伴
- 男人过了45岁,若还有这4个表现,恭喜,你的寿命可能会更长!
- 心理测试:你最想让宝宝住下面哪个房间?测你此生有几个孩子!
- 高血压有救了!半斤萝卜一瓶醋,让你的血压一降到底!已验证呢!
- 立秋了,孩子吃了身体壮,个子高,这菜少不了,一端上桌就光光!
- 准妈妈孕期吃这“三宝”让宝宝更聪明,孕妈妈别错过了
- 为母亲针灸能给孩子治病?院方:系思考和探讨,非临床研究
- 【津云微视·纪录】中秋 教孩子吟唱一首古诗吧
- 秋天要经常做这菜,给家人清洁肠道,消食开胃,大人孩子都爱吃!
- 开灯睡觉真会影响孩子身高吗?看完再也不敢不关灯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