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焦虑并不是不去努力,不焦虑是要让自己身心宁静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育儿的纪录片 , 这个纪录片讲述的是中产阶级怎么鸡娃的 , 本来这可能是个会让人焦虑的纪录片 , 但是我看完之后 , 反而不焦虑了 。 因为我看到这些家庭的前一代或者前前一代 , 甚至往上第四代 , 基本就很有成就了 。 比如一个孩子 , 太姥爷就已经是建立两所大学的高知 , 姥姥、姨妈全是大学老师;
文章图片
海淀妈妈 , 自己的外公建立了两所大学 。
还有另外一个是关于北京十一中学的孩子 , 男孩说 , 考砸了就去北大 , 这个男孩是老师口中“家庭非常一般”的孩子 , 但是就是这个家庭 , 爷爷奋斗把全家从农村带进城市;爸爸奋斗把全家带进北京 , 所以他要更努力 , 更好 。
文章图片
【不焦虑并不是不去努力,不焦虑是要让自己身心宁静】爷爷把全家带到市里
看了这些 , 再想想自己 , 爷爷是乞丐出生 , 爸妈是农村 , 后来成了“小商小贩” , 自己起早贪黑的学习 , 成了一名“普本”大学生 , 就这样 , 也是村里我们同班74个孩子当中仅有的5个大学生之一 。 然后来到城市 , 慢慢地摸索着找工作 , 扎根 。 其实很多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相当于才开始做别人爷爷那一辈就已经在做的事情 。
所以不要看到别人生活得如何如何好或者别人能让孩子上名校就焦虑 , 别人可能有三代人的积累 , 而你可能并没有 。 一代人想完成三代人做的事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
但是不焦虑并不是不去努力 , 不焦虑是要让自己身心宁静 , 不怨天尤人 , 不自怨自艾 。 不要因为比别人差很远就摆烂、躺平、放弃 。
正是因为我们比别人晚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发展 , 所以才更要努力 , 而且要有计划、有思考的去努力 , 不好高骛远 , 不急于求成 。
我一直觉得 , 咱们国家依然是跨越阶层比较容易的国家 , 高考给了每个孩子往上走的通道 。 我上学的高中是个农中 , 同学全都是农村家庭 , 基本在2003-2006年还属于在学校都不太敢吃饱的状态 , 因为每个月不能超过100元生活费 , 我在那个时候 , 100元生活费还要想办法省出40元买书和女孩子的用品 。 我们班32个孩子 , 当时考出去23个本科 , 9个专科 , 全员上大学 , 大学毕业后几乎都成了公立学校编制老师或公务员 , 不到10年 , 实现了阶层跨越 。 虽然比不了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 , 但在他们生活的地方 , 都从偏远农村的农民 , 跨越成中产 。
文章图片
第一代从农村土坯房搬进城市的生活小区
当然 , 差距依然会有 , 在北京待了这么多年 , 发现可能奋斗十几年 , 都不如别人躺的一套房 , 但这有什么呢 , 如果不努力考学 , 可能都没有看到这种差距的机会 。 十几亿人肯定分了很多很多阶层 , 起跑线一定是不一样的 , 好在虽然一步登天很难 , 但是一步两三个台阶还是容易的 , 虽然会累点 , 但总是能够做到的 。
文章图片
生如鲜花 , 无论早晚 , 终将努力开放 。
- 已婚男人对其他异性动了不该有的心思,需要及时醒悟
- 三观不合的人无需跟他费口舌,那无异于是对牛弹琴
- 一厢情愿地付出,成就不了两个人的感情
- 婚外情对于女人而言,不仅最后会伤透自己的心,还会伤自己的身
- 人与人之间,所有的相遇,都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 懂得知足,自得喜乐,人生不可安闲,岁月应当省俭
- 幸福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不需要主动作为的状态
- 生活不是段子 不是一路人 怎么抄近路也无法靠近
- 女人在感情里,通常都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心声
- 唯有放宽心态,修炼心境,方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