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怀旧老电影有哪些

【国产怀旧老电影有哪些】我喜欢看老电影,也许是有了年纪的缘故,容易回忆从前的时光,现在的电影电视都滤镜太多,看的太假,看不到演的员的真面貌,而且有的演员的基本功太差,有些急于求成之嫌 。有些体裁简直无法看,胡编乱造,没有一点生活内涵 。总体感觉还是老电影生活化,接地气,演员演技棒,台词功夫深 。
我常看的有《李双双》,《家》,《聂耳》,《今天我休息》,《龙须沟》,《家》,《母亲》,《女理发师》,《女蓝五号》,《女跳水队员》 。《国庆十点钟》,《护士日记》,《英雄虎胆》,《红色娘子军》,《野火春风斗古城》,《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永不消逝的电波》,《护士日记》,《女理发师》,《桃花扇》,《51号兵站》、《羊城暗哨》,《红楼梦》,《聂耳》,《林则徐》,《舞台姐妹》,《白求恩大夫》,《红日》,《铁道游击队》、《庐山恋》、《邮缘》、《青春万岁》,《烈火中永生》,《小花》、《泪痕(1979)》、《瞧这一家子》、《夕照街》、《良家妇女》《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大河奔流》、《伤逝》、《知音》、《骆驼祥子》、《包氏父子》、《寒夜》、《双雄会》,《英雄儿女》,《开国大典》,《虎穴追踪》,《大浪淘沙》,《跟踪追击》,《乡情》,《逆光》,《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祝福》,《还乡日记》,《乌鸦与麻雀》,《万家灯火》,《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催桃李》,《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都市里的村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北影),《大桥下面》,《好事多磨》,《张家少奶奶》,《七月流火》,《人到中年》,《舞台姐妹》,《苦果》,《三家巷》,《满意不满意》,《徐秋影案件》,《子夜》,《小花》,《瞧这一家子》,《苗苗》等等,这些影片我至少都看了N遍了,有时在做饭时或者洗碗时看,有时在画画时,边画边听内容,它们陪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时光,使我在孤寂的日子里充满了快乐和满足感,写字是寂寞的,画画是寂寞的,干家务活同样是寂寞的,但是有了这些老电影的陪伴,我的世界是充盈的、欢喜的、幸福的 。
《教父》(the gadfather),一共有三部,讲述了一个黑帮家族的兴起和衰落,新老两代,每代都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 。血雨腥风和温情脉脉,在这部里程碑式的黑帮史诗巨片里真实上演 。
是因为一句话而看的,“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情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然后三部看完了,也没有出现这句话(估计原著里面应该是有的,或者是没有注意到),倒留下了一些其他的触动和印象深刻的点 。责任,家庭以及随着时代的变化无可奈何的选择和生存的能力 。
创始人柯里昂维托迫于无奈走上黑道,但人虽入黑道,也尽自己最大努力平衡势力,维护良心和公正,做个有底线的大家族之一,从卖毒品这里他不愿意可以看出虽是黑帮但他还是有原则的,不唯利是图 。家族创始人老大维托晚年主要是维持和平为基准,然而由于贩卖毒品能够获得高额利润,其他家族不甘心这个能赚钱的机会,从而家族间表面的和平被打破,进行了一次黑道上的洗礼,也以维托的大儿子的死同意一起做贩毒生意以此获得短暂的和平 。第二代接班人麦克,本是最厌恶家族事业的人,不得已坐上接班人的位置,其实不管是被迫还是其他,从小的环境和身上流淌的血液,都让他无法摆脱要为家族卖命和带着遗憾和孤寂离去的命运 。教父godfather,是身上的职责,也是权利/名利/金钱堆砌的身份象征 。电影中的对比和渲染色彩部分很多,比如第一部主要讲维托的黑帮治理理念和麦克接班,第二部主要讲儿子麦克的管理理念,第三部是父子俩不同时代的不同管理和呈现的效果,父子俩的对比处事 。。。整部电影中男主父亲去世时,至少还算儿孙满堂,但男主去世时,孤寂地死去,是可能有内心的解脱,但对他的悲伤气氛更浓一些 。再如男主女儿去世时,正是儿子圆满完成表演结束后的庆贺,前一秒有多喜庆,而后一秒就有多伤痛 。男主显然与他父亲有区别的,属于父亲的年代,是热闹的,是和的状态,而到了男主这里,是冰冷的,是沉重的,是压抑的 。特别是在男主的妻儿离开后,男主的内心变化和生活状态可以看出 。儿女是最好的财富,不管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都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保护好家人,然而,总是事与愿违 。一朝走上黑道想要洗白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