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节纪念谁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
二、端午节的传说故事是什么1、纪念屈原:在战国晚期时,秦国势强欲吞并六国,楚国王族重臣屈原提议合纵齐国抗秦,但却遭到了奸臣贵族的阻挠,并向楚王进献谗言挑拨离间,最终楚王将屈原流放到了沅、湘流域 。没过多久,楚国被秦国攻占,而屈原也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跳进了汨罗江,以身殉国 。从此民间就流传着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
2、纪念伍子胥: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伍子胥的人,他的家人都被楚王杀害了,本人逃出楚国投奔吴国,并帮助吴王攻占楚国报仇 。后来吴王死后,吴王之子夫差继位,夫差被奸臣蛊惑,要杀了伍子胥,伍子胥心灰意冷下自刎而死,尸身于五月初五被扔进了滚滚江水之中 。所以民间也流传着端午节是纪念伍子胥的节日 。
3、纪念曹娥: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姓曹的人在江中溺水,尸体也在滔滔江水中消失 。他的女儿曹娥十分孝顺,为替父亲收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也跳进了大江中,可惜最终也消失在江水之中 。直到第五天后,曹娥的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一时之间成为奇谈 。所以民间也认为端午节是几年曹娥的节日 。
端午节是纪念哪位名人 端午节是纪念哪个历史人物的 导读: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很多传统节日是有故事来源的,有神话传说,也有历史故事,那么端午节是纪念哪位名人?端午节是纪念哪个历史人物的呢?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除了纪念屈原之外,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秋瑾、介子推等 。流传最广的是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自尽 。
认为源于纪念屈原
民间普遍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 。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南朝吴均所著的《续齐谐记》有这样的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 。″由此可见民间传说也是有一些历史根据的 。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伤不已,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遗体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鳖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伤害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看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怪,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散失,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了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是中国各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这种习俗传播至华夏各地,使这一民俗文化由各族人民共享,屈原之名尽人皆知 。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纪念伍子胥的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江浙人大都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的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化妆逃亡,奔向吴国,受到吴王阖庐信用,成为吴国重要朝臣和大将 。后来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就掘墓鞭尸,以报杀父兄之仇 。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在伍子胥、孙武训练、指挥下士气高昂,百战百胜 。吴国与越国交战,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吴王夫差许之 。伍子胥高瞻远瞩,建议夫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 。吴国大宰辅伯嚭接受越国贿赂,经常在夫差耳边谗言陷害伍子胥 。在伯嚭的蛊惑下,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令其自杀 。伍子胥本为忠良,忧国忧民,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来悬挂在吴国京城的东门上方,让我看到越国军队是怎样入城灭吴的”,以提醒国人对越国的警惕 。伍子胥自刎死后,夫差听到他的遗言不仅不警醒,反而大怒,命令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袋子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因此江浙人相传,端午节在江里划龙船、赛龙舟等活动是纪念伍子胥的 。
- 端午节怎么来的
- 端午节的演变过程
- 预约的纪念币可以代领吗
- 端午节的来源
- 狮子和老虎谁的力气大
- 历史上最后一个王爷是谁啊
- 历史上姓戴的名人都有谁啊
- 沉睡魔咒的女主是谁
- 历史上的乾隆他的生母是谁啊
- 历史上的彭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