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亩产量和种植地、品种等因素有关,如产量低的田块亩产量在600斤左右,产量高的田块亩产量在1200斤左右,东北地区水稻田亩产量在1000斤到1200斤左右 , 市场价格在1.5元每斤,这样的话,一亩地能卖1500元,除去成本费用大约650-700元,纯利润在800元左右 。
东北水稻亩产量
水稻的亩产量和种植地、品种等因素有关,如产量低的田块亩产量在600斤左右,产量高的田块亩产量在1200斤左右,东北地区水稻田亩产量在1000斤到1200斤左右 。
东北水稻种植前景
东北水稻的亩产量按照1000斤算,市场价格在1.5元每斤,这样的话,一亩地能卖1500元 , 除去成本费用大约650-700元,纯利润在800元左右 。
现在稻谷的价格不高,目前一直处于相对平稳发展的状态,市场价大概在1.5元左右一斤,有的地区也能卖到2元左右一斤,但由于市场、品种的不同,售价也存在一定差异,总的来说种植前景不乐观 。
怎样种东北水稻才能高产
1、品种的选择和处理
东北水稻播种之前,要选用高产、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 , 如辽星1号、盐粳47等,在水稻播种之前,东北水稻播种前,要将稻种进行充分晾晒,结合浸种时对种子进行消毒,减少病害,最后要对种子进行快速催芽 。
2、苗床的准备
要选择靠近水源、土质肥沃、向阳背风、无病虫杂草的园田作苗床地 , 提前疏松土壤 , 施加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准备好后将稻谷播种到土壤中即可 。
3、合理灌水
东北水稻生长期间要及时的浇水,孕穗期、始穗期至齐穗期保持浅水灌溉,其余的时间提供充足的水分,但是雨季要做好排水的措施 , 保持环境的通风性 。
4、病虫害防治
东北水稻主要病害有稻曲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 , 主要虫害有稻飞虱、粘虫等,一定要及时发现,对症下药,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有利于增产 。
三农想承包一座山,种山稔子 , 好不好做呢?育苗是全年棉花生产的开始,做好棉花苗期施肥是关键 。育苗床址要背风向阳,排灌方便 。苗床播种行距理论上为10厘米,株距3厘米,移栽密度2000株/亩 。苗床要临近移栽大田,运输省工;忌选带病土壤,每年要调换新址;床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 。其次,使用“金三农”矿物肥 , 改良钵床土壤,供应多元营养肥料,科学地配置营养土 。
为了确保安全播种,全苗齐苗,壮苗早发,棉花施肥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苗床底肥,精而适量 。棉花幼苗株体较小,加之子叶中含有一定的养分,不需施用过多的底肥 , 而强调精而适量 。一是农家积造的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二是每10平方米苗床使用复合肥1.5公斤,“金三农”矿物肥6公斤;三是用腐熟人粪尿50-75公斤,要提前20天施用,施后翻耕拌匀;四是切忌用尿素作苗床底肥 。
二、大田底肥 , 深施早施 。大田土壤肥效随着农作物的生长而吸收,中微量元素未及时补充 , 会造成死苗、弱苗,病虫害严重 。因此,高含量的复合肥每亩以70—100斤为宜,“金三农”矿物肥80斤 。这样,既可保障土壤营养充足 , 又能改良土壤耕性 。
【东北水稻亩产量一般多少斤】
三、棉苗追肥,重在轻速 。棉花苗期追肥,无论在苗床或大田移栽之后,追施肥料最忌一次用量过大,因为棉花营养体小,根系幼嫩 , 无须大量的肥料,肥量过大,常会产生反渗透致使棉苗水分倒流,抑制发育 。苗床上宜用腐熟的清水粪或稀薄的尿素溶液追施,可配施生物有机肥等活性菌肥 。大田移栽的棉苗待新叶展开后再追施尿素,每亩用量5-7公斤 。
苗床添加“金三农”矿物肥,可促进壮苗早发,抗寒保蕾,稳长;大田施用矿物肥,可修复棉苗受损根,提高成苗率,防治病虫害,保全苗,促苗壮 。同时还能保证棉蕾期强优势叶枝早生快长,花铃期多结玲,结大玲,早吐絮,不早衰 。
“金三农”矿物肥是以伏牛山特有的优质麦饭石为主料,依照营养平衡理论配以精选磷灰石、长石、方解石、玄武岩、黄铁石、铜矿石、黑白云母等十余种主要成土供养矿石,经高温氧化还原处理 , 添加腐植酸、磷、钾活化因子、细胞赋活素,采用生物螯合工艺复配制成,产品营养元素全,理化性能稳定 , 易吸收,肥效长 。棉花正常生长发育需氮、磷、钾、铁、锌、铜、锰等多种元素 。锌是多种酶的活化剂,并参与生长素的生物合成,增加铃重;硼能促进其他营养元素进入棉株体内、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提高结铃率;锰对改善叶片光合作用效率、提高种子活力 , 增加植株抗病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铁能够催化棉花多种代谢过程;铜能提高棉花纤维的强度;钼能催进棉花的磷代谢 。而矿物肥中富含磷、钾、钙、镁、硫、铁、铜、锌、锰、钼、硼、硅、氯、钠、镍、硒、溴、镧、铈、钇等营养元素,有益元素、稀土元素及有机质、蛋白质、氨基酸有效元素及有效物质达五十余种,含量极其丰富,可满足棉花的生长需要 。矿物肥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耕性;全面补充营养元素,提高土壤肥库效应;解除土壤毒素、治病、防虫 。抗重茬 , 创造高效绿色农业;增加肥料利用率 , 提高棉花效益 。
这样,注意以上几点 , 就能保证棉苗茁壮成长,为棉花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
山捻子,又名桃金娘 。为桃金娘科、桃金属的常绿灌木 。由于其株型高大、花期较长而被广泛栽植于园林、绿地或村口路旁 。在夏日来临时,绿叶映衬红花犹如蓝天映衬彤云,煞是好看 。因此,许多人都想引种山捻子 。不过,由于许多人还不知道山捻子的“脾性”以及栽培管理方法,故还不敢引种种植 。为此,我们有必要聊一聊山捻子以及山捻子的种植管理方法 。
一、山捻子的生物学特性●山捻子对土壤的要求
野生山捻子一般生长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以及湖南最南部的丘陵地带,喜微酸性的红黄壤土环境 。如果在沙壤土或普通壤土上进行种植,其植株会生长不良 。当然,只要对土壤进行了改良(换掉一部分土),也是能够种植山捻子的 。
●山捻子对水分的要求
山捻子喜水,但也怕水 。其要求的土壤持水量大约在70%-80%之间 。如果土壤中的持水量低于这个区间,就容易使植株生长不良;如果土壤中的持水量高于这个区间,就容易引起“沤根” 。依据经验 , 在种植山捻子时,土壤中的持水量最低也应该保持在65%以上;最高应该保持在80%以下 。
●山捻子对温度的要求
山捻子喜高温的气候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0-37℃之间 。如果环境温度超过40℃,其植株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5℃ , 其植株就会停止生长;如果温度低于0℃,其植株就有可能被冻死 。
●山捻子对光照的要求
山捻子喜欢半阴的光照环境,在秋、冬、春三季时,可以给予其充足的光照 , 但在夏季光照很强时,则应进行遮荫,否则,其叶片有可能被灼伤 。
一般情况下,应将山捻子栽植在疏林下 。
二、山捻子的繁殖方法山捻子有两种繁殖方法 , 即种子繁殖与扦插繁殖 。
●繁殖前的苗床准备
一般采用厩肥做苗床 。先从牲畜圈中挖取一定量的厩肥,然后 , 平摊在地面上 。苗床的厚度应在15厘米以上,长度与宽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苗床铺好后,应先浇足水备用 。
●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一般在谷雨前进行 。在利用种子繁殖前 , 应认真挑选种子 。原则上应选择当年采收而且籽粒饱满的种子 。如果选择陈年旧种,恐很难发芽 。
选好种子后,先将种子投入60℃左右的热水中浸种15分钟后捞出(目的是为了消毒),再将种子投入30℃的温水中浸泡12小时后捞出即可进行播种 。
在播种繁殖时,应先在苗床上挖穴,穴的深度不应超过5厘米 。穴挖好后,将种子埋入穴中即可 。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一般在春末时进行 。在扦插繁殖前,应选择当年生粗壮枝条做插穗,并把插穗剪成8-15厘米长的小段,每段上应带有3个以上的叶节 。然后将插穗的上端平剪,将插穗的下端斜剪 。插穗剪好后即可将下端(斜剪的一端)扦插入准备好的苗床中 。扦插的深度一般为5-10厘米 。
三、山捻子的移栽●施肥整地
在移栽前,一定要施肥整地 。由于山捻子喜肥,所以应施足底肥 。原则上每亩应施入厩肥3500公斤;土杂肥1500公斤;复合肥20公斤 。施肥后,深耕耙平并做畦 。畦宽应在1-1.3米之间 。
●移栽
移栽可在4月下旬时进行 。
由于山捻子属于灌木,株型比较高大 , 因此,在移栽时应充分考虑其株与株之间的距离 。一般情况下 , 应按1x1.2米的株行距挖穴为好 。另外,由于山捻子的幼苗比较矮小,因此,穴不能挖的太深,一般穴深应以10厘米左右为宜 。
在移栽时,一定要带土从苗床上挖取 , 否则 , 不容易成活 。当把幼苗放入移栽穴中后,可先覆少许土 , 然后浇水,待水彻底“洇”透后再覆土并略压实即可 。
四、山捻子的大田管理●遮荫
遮荫是山捻子移栽后的首先选项,因为,山捻子的幼苗尤其怕晒 。如果有条件,可以采用遮阳网遮荫;如果没有条件 , 可在山捻子的植株旁插上一些带叶子的树枝进行遮荫 。
●追肥
当山捻子栽植成活一个月后,应进行第一次追肥 。此次追肥应追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一般每株追施半公斤即可 。
在第一次追肥时应在距山捻子植株10厘米处挖一5厘米深的浅穴,切不可挖穴太深和距离植株太近,以免灼伤根系 。施肥后覆土即可 。
第二次追肥应在七八月份进行 。此次追肥可采用复合肥,原则上每株追施0.2公斤即可 。追肥的方式与第一次追肥方式相同 。
第三次追肥一般在秋季进行 。此次追肥应采用土杂肥,因为土杂肥不但有持久的肥效,而且还可以起到冬季根系保温的作用,所以应优选土杂肥 。
此次追肥可以不挖穴,将土杂肥“煨”在山捻子的根部即可 。一般每株追肥5公斤 。
以后各年可视植株的长势,随时进行追肥 。追肥应以农家肥和复合肥为主,追肥量可以自定 。
●浇水
在山捻子移栽成活一周后进行第一次浇水 。此次浇水尽量采用逐穴浇水法,以免大水漫灌后导致土壤板结 。
第二次浇水应在5月下旬进行,此次浇水可以顺畦漫灌,并一次性浇透 。
第三次浇水和第四次浇水应分别在7月份和10月份时进行,浇水的方法与第二次相同 。
以后各年可视土壤的干旱情况,及时进行浇水 。
●中耕除草
中耕可分别在浇水一周后进行 。第一次和第二次中耕一定要浅,以免伤及山捻子的根部;第三及第四次中耕时可适当深一些 。
除草应随时进行,只要发现田间有杂草出现,应及时拔除,以免杂草与山捻子争夺养分和水分 。
●出售或上盆
在大田种植三四年后,即可根据情况进行出售或上盆了 。无论是出售或上盆,都必须在挖取时先浇水,待一周后再挖取 。因为浇水可增加土壤中的“粘度”,以便于挖取山捻子根部时带土,从而为出售或上盆成活提供保证 。
另外,在挖取山捻子植株时 , 一定要将穴挖的大一些,以便将根系全部挖出 。
五、山捻子的病虫害防治山捻子的主要病害有叶斑病、叶枯病、白粉病、煤污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介壳虫等 。
●叶斑病
叶斑病主要侵染山捻子的叶片和叶柄,常常会导致叶片上出现褐色斑块,从而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 。
防治方法:可采用20%氟硅唑咪鲜胺30ml+68%甲霜灵锰锌25ml兑水15公斤对叶片进行喷洒防治 。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7-10天 。
●叶枯病
叶枯病可导致山捻子叶片上出现波纹状的黄绿或灰绿色病斑,对山捻子叶片的光合作用有较大的影响 。
防治方法:可采用1:1:100倍的波尔多液、50%托布津5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莱特1000-1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等对叶片进行喷洒防治 。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5-7天 。
●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危害山捻子的叶片,常常导致叶片上布满白色粉状物,严重影响山捻子叶片的光合作用 。
防治方法:可以采用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60%防霉宝2号1000倍液、15%庄园乐水剂200倍液、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5%三泰隆可湿性粉剂2000倍粉、30%白粉松乳油2000倍液对叶片进行喷洒防治 。一般需要防治4次,间隔期为5-7天 。
●煤污病
煤污病又称煤烟?。?主要危害山捻子的叶片,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山捻子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 甚至会引起山捻子的死亡 。
防治方法:可以采用2%硫酸亚铁溶液、50%退菌特1000-15000倍液、50%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叶片进行喷洒防治 。一般需要防治5次,间隔期为5-7天 。
●病毒病
病毒病可导致山捻子的叶片黄化甚至凋零 。
防治方法:可采用植病灵、32%核苷·溴·吗啉胍(全新配方)、抗病威(病毒K)、病毒立克、病毒A、病毒B、病毒杀星等进行喷洒防治 。具体使用量应参考说明书 。
●蚜虫
蚜虫主要危害山捻子的嫩芽和嫩叶 。
防治方法:可采用25%蚜螨清乳油50毫升、吡虫啉系列产品1500-2000倍液、10%的蚜虱净60-70克、20%的吡虫啉2500倍液或25%的抗蚜威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一般需要防治多次 。
●蓟马
蓟马主要危害山捻子的茎叶 。
防治方法:可以分别采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的1000倍液或25%噻虫嗪大功牛3000-5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5天 。
●介壳虫
介壳虫主要危害山捻子的叶片和嫩芽 。
防治方法:可采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一般需要防治3次,间隔期为5-7天 。
- 芍药居甲2号院怎么样
- 东北的大学排名一览表分数线
- 为什么说千万别考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211承认吗?
- 东北林业大学好还是东北农业大学好?
- 东北种植什么赚钱
- 有机大米的推广
-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是什么歌
- 东北地区上世纪教育普及程度如何
- 水稻在种植前如何育种?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 东北有哪些特有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