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得关心别人怎么教育

孩子不懂得关心别人怎么教育
关心别人,是一种社会公德,也是人们的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 。我整理了孩子不懂得关心别人教育的相关信息如下,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
一、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互相关心,对长辈要体贴照料 , 对待亲友要嘘寒问暖,谁生病了 , 主动侍候;谁有困难,主动帮助 。父母对别人主动、热情地关心,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
另外 , 爸爸妈妈要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关心别人的故事和道理,编排一些关于关心别人的'游戏同孩子一起做,使孩子逐渐理解和懂得关心别人是一种美德,好孩子应该关心别人 。
二、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群体生活 。
孩子开始和同伴们在一起生活时 , 常会出现争吵、打斗、抢玩具等不友好的行为 。对于这些,爸爸妈妈应该正确对待,注意结合孩子的群体生活教育孩子团结同伴、关心同伴、互相友好谦让 。有的爸爸妈妈怕别人欺侮自己的孩子,不让他合群,结果会使孩子形成孤独、自私的心理,孩子想不到别人,更不懂得关心别人 , 这对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
三、要加强指导,积极鼓励 。
孩子的认识能力比较低,知识经验少,需要成人在认识上给予帮助,行动上给予指导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告诉成人自己做了什么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事情,成人应及时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的这种良好的思想行为 。
四、利用移情作用,培养孩子种植、饲养的情趣,增进关心别人的感情 。
移情是人将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人的情感迁移到另一事物或另一人身上的心理现象 。孩子总是这样认为,花鸟鱼虫等动植物也是和人一样,都有思想和感情 。
因此,他们常把动植物当做人一样看待,跟它交谈 , 对它爱抚 。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思想行为,鼓励指导他们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培养他们对花草、动物的珍爱之情 。他们对动植物有了这种珍爱之情,往往也会对人产生同情、怜爱、关心 。所以,指导孩子种植与饲养,培养他们喜爱花鸟鱼虫的感情,也是增进孩子关心别人的方法之一 。
夫妻身在外地工作,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在家乡读书,父母如何兼顾家庭和关心孩子成长?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确实很难,但我还是以我本人的切心感悟,分享给大家 。
现在大多数农村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在家乡读书上学,爷爷奶奶变成了留守老人,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 。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一年到头孩子难得见到父母几次;而孩子的学习在家乡由爷爷奶奶监护,年老多病的爷爷奶奶一边要从事农村劳作,一边要监管孩子 。同时爷爷奶奶因隔代教育,又对孙儿十分溺爱,对孩子的学习往往监督不力 , 导致大多数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 。针对上述情况 , 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
1,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孩子往往得到爷爷奶奶的溺爱,娇生惯养,作为孩子的父母 , 应该交待孩子的爷爷奶奶督促孩子按时上学,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孩子不听话,该严加管教还得严加管教,切忌过于溺爱孩子 。
2,父母应常常保持与老师沟通 , 随时关注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和学习情况 。
3 , 父母要常常用电话和视频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和在校学习情况以及家庭作业完成情况 。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分享的孩子快乐,分担孩子的苦恼 。
4,孩子在完成作业中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父母通过视频,帮助孩子分析讲解,让孩子顺利完成作业;假如孩子父母工作太辛苦,没有时间视频辅导孩子作业,孩子应交给任课老师托管或培训机构老师托管,让孩子顺利完成作业,当天消化课堂知识 。
5 , 父母遇到节假日,孩子的生日,有条件能够回来一趟的 , 回来一趟,与孩子面对面沟通一次 , 听听孩子的诉求;实在不能回来的,应与孩子在电话沟通,表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
6,有的孩子问爸妈为什么要出外打工,不陪伴在自己的身边,父母要与孩子沟通,给出合理的答案,如告诉孩子 , 爸妈陪伴在你身边,爸妈就没有能力养活你们 , 没有钱供你上学等,让孩子信服爸妈并不是不爱你;有的孩子要求到爸妈生活的城市读书 , 也要与孩子沟通,为什么不能带他到大城市读书的理由 , 如大城市消费高,爸妈工资低,大城市读书学费相对比家乡贵,爸妈没有能力在大城市供你上学等 。
7,假期将孩子接到父母的身边 , 辅导孩子假期作业,解决孩子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检验和巩固孩子一期的学习成果 。
8,父母借助假期带孩子参观城市风景,体验一下城市发展,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城市的发展需要努力读书的人才;也可以带孩子去参观自己打工的地方,体验父母打工的艰辛 。等等 。
【孩子不懂得关心别人怎么教育】
总之,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不能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听任爷爷奶奶的溺爱,听任孩子的贪玩,听任孩子的任性;父母应随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情况,应随时与孩子沟通 , 听取孩子的合理诉求,解决孩子生活上的困难和学习上的困惑,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