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农”一线打造育人新天地

在“三农”一线打造育人新天地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一直在庐江县稻麦轮作科技小院忙个不停 。
她和同学来到这里转身当上了“硕士农民”,每天和村民一样朝耕夕作 。
小麦进入了灌浆期,很快就要成熟 。虽然连续高温,但同学们觉得这是“风调雨顺”,因为麦子快要成熟,现在高温有利于小麦最后阶段的生长 。
“每天戴上草帽 , 走进麦田,观察到麦粒一天天变硬,心里对丰收的期待也一天天丰盈起来!”
在科技小院待久了,她很享受这种感觉 。这是一种在生产一线才能亲身感受到的力量 。“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强化田间管理,能够做到在不打农药、大幅减少化肥用量的情况下确保不减产 。”
在当前这个农业生产的关键期,安农大有一大批师生奔赴生产一线 。该校提出“让主题教育走进田间地头”,引导师生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感悟思想伟力、践行初心担当 。
畜牧学博士生长期驻扎在定远县农区草牧业科技小院,是远近闻名的“羊博士” 。他所在的党支部在主题教育中开展了“争当服务乡村振兴‘领头羊’”活动,用服务养殖企业的行动来展现主题教育的成果 。
除了在实验室做科研外,把全部时间都花在养殖一线搞服务 。一次,附近一个羊场连续几天出现十几只羊死亡 , 企业负责人急得团团转,看了以后发现是传染性胸膜肺炎 , 给企业制定了治疗方案,一剂良方下去,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
“这就是科技小院的魅力 , 老百姓不看你的学历和论文,整天待在实验室,是写不出农户认可的论文的 。”该校已在全省各地建立了38个科技小院,一大批党员师生服务在田间地头 。
“对农业大学来说,主题教育的成果就是要看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果 。”
该校组建了水稻、小麦、油菜、智慧农业等13个专家团队,针对当地农业生产现状,创新稻麦、稻油、稻渔及农旅融合等“3+1”模式,推进专用品种选用、产量品质协同、肥水药精量化、粮油精深加工、智能农业装备等关键领域协同攻关与成果转化 。
不仅涉农专业的师生,文科专业的师生也在围绕“农”字做文章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0余人的团队到寿县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
“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农业文化寻根”“青年人在乡村中的精神追寻”“乡村社会治理”……师生们带着课题与问卷,深入农户农家,力求探寻“乡村振兴之间” 。
在劳动教育中砥砺“三农”情怀,引导农业大学学子学农爱农、服务“三农” 。
该校找准劳动教育与实践育人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实践与思政课程、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丰富劳动教育的活动形式,从农业生产实践,到攻关农业创新成果,从学校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一线,学农爱农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 。
二十六届农高会上陕西农业发展新成果精彩纷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
农行西藏分行以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构建“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新优势,不断完善乡村振兴“十大体系” 。
持续加大政策资源倾斜力度,采取扎实有效工作举措,全面做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综合化金融服务,为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新的金融力量 。
创新产品“贷”动乡村产业兴旺
农行拉萨分行“奶牛贷”发放仪式在曲水县曲水镇茶巴朗村举行 。首发仪式现场,农行拉萨分行为10户农牧民代表发放首批“奶牛贷”450万元 。农牧户代表激动地说:“我现在养了20多头奶牛,今天拿到农行发放的‘奶牛贷’后,我准备扩大奶牛养殖规模,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
农行西藏分行立足资源优势 , 聚焦西藏七大特色产业,加快产品创新,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产业园、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供给,以金融之力赋能产业发展 。
该行以“惠农e贷”为基础,创新推出“乡村振兴牦牛产业贷”“乡村振兴青稞产业贷”“318幸福旅游贷”“农机具购置贷”等一系列特色信贷产品 。
有力支持了日喀则“6+N”特色农牧业、墨脱茶叶、亚东鲑鱼、隆子奶牛、那曲牦牛产业、察隅生态农业、林芝松茸等一批高原特色产业规模化、现代化 。
农行西藏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达530.36亿元 , 较年初新增60多亿元;乡村产业贷款余额31.54亿元,较年初新增7.99亿元;“钻金银铜”四卡农牧户贷款证达到45万多张,持卡户户均贷款近7万元 。
智慧金融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以灿烂桃花闻名全国、以生态建设家喻户晓的林芝市嘎拉村传来喜讯——农行林芝分行首批“智慧乡村”在这里揭牌 。
吃上“生态饭”的嘎拉村是农行林芝分行首批掌上银行村之一 。随着农行西藏分行推出的一揽子智慧金融产品在该村落地实施,如今农牧民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农行便捷的智慧金融服务 。
美丽宜居是乡村振兴的代名词,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魅力所在 。
农行西藏分行把美丽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聚焦“水电通信路,科技文卫保”等重点领域 。
主动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民生工程、数字乡村等行动,以金融手段助力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家园 。
同时 , 推进重点涉农场景建设,以智慧政务、三资平台、聚合码、兴农商城等场景建设为依托 , 大力支持家庭旅馆、民宿等乡村旅游业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吃上生态饭 , 共享宜居生态建设成果 。
农行西藏分行乡村建设行动贷款余额184.46亿元,较年初增加5.52亿元;挂牌了14个智慧乡村示范点,打造了县域智慧高频场景419个,建设了5270个掌上银行村,新设了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 。
倾情付出满足群众金融需求
冬季的阿里 , 气温已然零下20多度,农行改则县洞措营业所的员工冒着严寒 , 开着流动金融服务车,历时13天,行程超800公里,把一揽子金融服务送到平均海拔4800米的古姆乡群众家门口 。
13天的时间里,他们跑遍了古姆乡3个行政村,为当地农牧民提供贷款受理、社保卡激活、现金存取、密码重置、短信签约、转账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并手把手教群众利用农行掌上银行办理话费充值、余额查询、惠农e贷申请等线上业务……
“为民服务”是农行西藏分行金融服务的宗旨所在 。高原农行人始终坚持金融服务为民本色 。
依托“物理网点+自助设备+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三农金融服务点+流动金融服务”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持续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 , 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
农行西藏分行已在全辖区建立“金穗惠农通”服务点5523个,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97.44%,网络和通信条件具备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全年开展流动金融服务3.09万次 , 有效满足了农牧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 。
本报讯 (采访人员 鲁冬生)10月22日,第26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在陕西省杨凌举行,盛况空前的农高会展现了国内外农业 科技 研发和涉农产业发展的新进程,新成果 。
本届农高会共近百项活动,共吸引了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欧盟成员国、以色列、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 。
农高会上 , 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合作系列活动,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欧盟成员国、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国际化程度再上新台阶,以此推动上合组织国家农业 科技 交流与合作 。
陕西油茶产业新成果
在农高会在C馆“陕西林业"展区,盛泰嘉业(陕西)生态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陕西油茶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展示了陕西汉中生态山茶油、核桃油等各种特色系列农产品,集中反映了陕西林业发展的科研新成果,倍受国内外客商的关注 。10月22日上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彭有冬副局长及陕西省局领导莅临展位视察,关心了解陕西油茶产业发展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盛泰嘉业负责人林智康介绍了陕西汉中南郑区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助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的新成果 。
在展区视察的彭有冬副局长勉励公司把陕西油茶进一步做大做强,配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共同合作培育陕西更多优质油茶良种,增加《全国油茶主推品种目录》陕西良种数量,以油茶为契机助推农户脱贫增收 。
金乌藏娇乌鸡亮相农高会
在农高会汉中展区,略阳县金乌藏娇乌鸡合作社的余娜介绍,我们乌鸡合作社位于海拔1200多米的陕西省略阳县郭镇镇,放养面积达280亩,目前存栏2万羽左右,以务工,代养 , 订单回收的方式带动贫困户39户,123人,预计2020年实现人均收入超过3000 。略阳乌鸡以其觅食能力强,食杂性(略阳多以杜仲 , 银杏,核桃,天麻基地)野性强的生物特性,采用当地原粮和青绿饲料 , 山坡散养,慢生长等优势,从而药食兼用,肉质优良 。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
果园机器人亮相农高会
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机电学院杨福增团队研发的山地小型智能拖拉机和GJW16A郁闭型果园机器人作为 科技 部展馆之一,参加了第二十六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 科技 成果博览会 。
山地小型智能拖拉机适用于丘陵山区坡地作业,能实现坡地作业时,机身姿态的自适应智能化调平,避免拖拉机发生失稳侧滑、倾翻等严重后果 。同时采用遥控技术 , 实现人机分离,保证操作人员安全性 。
GJW16A郁闭型果园机器人通过GNSS/IMU组合导航定位的自主导航系统,实现了机器人在郁闭型果园内的自主导航 。
这两台智能拖拉机机身都采用牵引式结构,可实现一机多用,完成耕、整、翻、施肥、喷药等作业,提高了机器人的使用效率 。
农高会上的山地苹果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40公里处的刘泉塔,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日照时数2491.5 小时,日照百分率56%,年降雨量562.1毫米,年平均气温9.8C , 平均温差13.15C,平均海拔1253米,无霜期157天,光照、温度、海拔等方面都完全符合苹果生长的要求,是苹果的最佳适生区 。
在农高会c馆,陕西省佳县参展工作人员介绍,在陕西省职业农民协会会长马新世、副会长李军辉现场指导 , 并做现场销售,聘请乾县果农做技术管理培训,请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苹果研究中心专家赵政阳对嫁接秦翠、瑞雪、寒富等新品种管理技术方法 , 采用测土施肥、嫁接新品种、安装反光膜、防雹网、套袋等管理技术,苹果的品质和产量大幅提高 。已成为陕北最优质的山地苹果园苹果个大、含糖量高,口感好 , 产量增加一倍多,其中寒富品种最大一颗达到一斤七两 。佳县万树园现代农业合作社每颗都在一斤六两以上的1000公斤苹果,预计年产苹果50吨,毛收入40万元以上,成为第26届中国高新 科技 成果博览会陕西特色产品之一 。
农业大数据显亮点
杨凌农业云服务有限公司是由中国最大的IT服务企业和智慧城市领军企业神州数码与国家杨凌农业示范区管委会共同出资成立,属于神州数码智慧农业板块中的一员,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涉农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立足于农业,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致力于为政府,涉农主体提供先进、可靠的农业大数据、农产品溯源、农业 科技 服务等智慧农业一体化解决方案和服务 。
通过农业大数据服务可视化平台一览农业产业全貌,农业资源时空分布、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市场信息及产业监管情况 。
【在“三农”一线打造育人新天地】
农高会展示手工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