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4年对于很多车企来说是丰收的一年 , 根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车研究报告》显示 , 过去的一年中 , 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超过了700万台 , 同比增长40%以上 , 市场渗透率连续多月突破50%大关 。
【一年淘汰10余家车企,裁员10万人,2024竟成灾年?】
在这波增长浪潮中 , 很多车企吃尽了红利 , 比如说比亚迪 , 在2024年该品牌全年销售新能源汽车427.21万台 , 同比增长41.26% , 成功将蝉联18年销量冠军的上汽拉下马 , 坐上了国内销量冠军的宝座 。 又比如说横空出世的小米汽车 , 该品牌仅用时9个月便达成了13.5万台+的年销量数据 , 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 意气风发的雷军在跨年夜将小米汽车的25年年度目标设定为30万台 , 引得众多车友为之侧目!
然而车圈总是这样 , 有人春风得意 , 自然有人黯然失意 。 从价格战开始 , 到层出不穷的新车 , 再到车企高管们的网红式营销 , 连番大战让很多车企疲于奔命 , 部分车企深陷于亏损的泥潭 , 更有甚者绝望退场 。 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 , 2024年中全球有数10家车企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 而且因车企倒闭或裁员而导致的员工失业潮波及了10万多人 。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 , 国内新能源市场已由此前的蓝海 , 变为了如今的血海 , 不少网友更是将2024年称为车圈灾年!
“在血海里游泳” , 这是小鹏在发布24年第三季度财报时其公众号上的一句slogan , 个人认为 , 用这一短句来形容2024年的车市确实是非常贴切 。
在进入2024年之后 , 我们可以频繁看到某新能源品牌被淘汰的新闻 。 开年伊始 , 高合爆雷 , 创始人丁磊四处求援 , 回应者寥寥无几 。 在24年8月份 ,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发出决定书 , 决定受理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预重整申请 , 预重整期为决定书作出之日起6个月 , 如有正当理由 , 经预重整管理人申请 , 可延长3个月 。 这意味着 , 高合已经进入到倒闭倒计时!
24年12月 , 背靠百度和吉利这两棵大树的新势力品牌极越突然宣布原地解散 , 品牌掌舵人夏一平火速清空账号相关内容 , 并且还堂而皇之的宣布品牌进入无薪留任 , 离职无偿的创业2.0阶段 。 尽管吉利和百度给出了兜底的承诺 , 但是仍改变不了极越已经停摆的事实 。
几乎是极越爆雷的同一时间 , 上海三中院针对威马汽车重整案作出了裁决 , 裁定将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以实质合并重整方式纳入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重整案 。 这些消息几乎在网上没有激起一片浪花 , 对此个人并不感觉意外 , 威马近一年几乎是一年一重整 , 折腾来折腾去完全没有意义 , 拖欠员工工资法院宣判依旧拿不出钱 , 公司信誉度接近于0 , 即使后续盘活 , 谁还会多看它一眼呢?
事实上 , 以上这些车企只是被淘汰者中的极少一部分 。 从数据来看 , 2017年我国新能源车企达到了487家 , 仅仅是6年的时间 , 这一数字在2024年就缩水到了40多家 , 也就是说有400多家车企已经在这场残酷的淘汰赛中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
那么为什么过去几年被淘汰的新能源车企数不胜数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本退潮 。 过去的几年 , 新能源汽车市场犹如烈火烹油 , 投入其中想要攫取巨额利润的资本数不胜数 , 然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当下 , 资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热情已经逐渐衰退 。 毕竟资本可不是傻大款 , 真正能够实现盈利的新势力品牌一个手数的过来 , 一点回头钱都看不到 , 任谁来了都心里没底 。
其次是价格战的加剧 , 2024年开年伊始 , 特斯拉和比亚迪这两家大厂便开启了新一轮的价格战 , 其中尤其以比亚迪最为疯狂 。 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高举电比油低大旗 , 一举将新能源紧凑型轿车的价格拉低至7.98万元 。 面对来势汹汹的价格战 , 新势力们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 根据乘联会所公布的数据显示 , 在24年的前11个月参与降价的车型已经达到195款 , 作为对比 , 2023年全年的降价车型只有150款 , 22年全年降价车型则只有95款 。
最后是技术积累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 , 众所周知 , 造车 , 尤其是造电车是一门烧钱的生意 , 高昂的研发费用 , 市场推广及销售成本等费用导致很多新势力品牌的财务状况不断恶化 。 缺乏资金 , 缺乏技术 , 缺乏用户基础便意味着企业难以为继 。
车叔总结
对于很多自主车企来说 , 2024年并不是一个美好的年份 , 这一年中 , 国内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 价格战硝烟弥漫 , 大部分新能源车企仍未实现盈利 。 面对日益枯竭的资金池 , 走到山穷水尽那一步只是时间问题 。 进入2025年 , 车圈的淘汰赛进入后半程 , 竞争只会更加残酷 。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 某些大佬所说的:“未来中国市场可能只有5个主要的车企留下”会成为现实 , 而在座的各位都是见证者 。
- 圈内人提醒,从现在起两类汽车将被淘汰,购买时一定要慎重
- 养一台2.0T的大众探岳一年需要多少钱?每月2千以内能搞定吗?
- 电动车将被淘汰?新车型不用充电,3分钟完成补能,1公里仅8分钱
- 只火了1年,2024的主流插混和增程,又要被淘汰了
- 部队破车淘汰后流向哪儿了?退休老司机说出实情:有三个主要去向
- 中国汽车企业销冠“易主”:一年卖出427万辆,终结上汽集团18连冠
- 一年卖出45万辆,国产SUV年度冠军诞生,全球累计销量已破百万辆
- 猫哥说车:五年内全面淘汰汽油车?且慢!
- 油车被电车淘汰?看完工信部发言,车主们放心了,唱衰的人闭嘴了
- 一年跑3万公里内,车主记住这4款国产轮胎没错,便宜耐用,开着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