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断腕式”,没人要就降价,15万一路跌至8万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车现在比电瓶车还便宜!\"广州天河区某4S店的销售经理老陈 , 指着展厅里贴着\"直降7万\"标牌的ZR-V致在直摇头 。 数据显示 , 这款车当前成交价已跌破9万关口 , 相比两年前刚上市时的16万指导价 , 价格体系彻底崩塌 。 统计显示 , 该车型月销量从2023年的1.3万台骤降至今年3月的674台 , 价格与销量同步断崖式下跌的场面 , 正在中国车市真实上演 。
价格变动全记录
2022年8月 , ZR-V致在以15.99-22.89万元价格区间高调入市 。 当时展厅里\"全球车型\"\"本田新旗舰\"的标语随处可见 。 然而监测数据显示 , 上市首月全国平均优惠仅3000元 , 销量却未突破2000台 。 转折出现在2023年第二季度:
2023年6月:全系降价2万 , 终端再让利1.5万这场持续32个月的价格战 , 使ZR-V致在成为合资品牌降价幅度最大的车型 。 拆解报告显示 , 当前终端售价已低于整车物料成本15% , 经销商单台亏损超2万元 。
2024年1月:混动版降幅达8.4万 , 1.5T车型跌破10万
2025年3月:2022款1.5T CVT精英版成交价8.89万
产品性能分析
在技术中心 , 工程师张工展示了那台L15CG发动机 。 193马力、243牛·米的参数在2022年堪称优秀 , 但面对2025年市场已显疲态 。 实测数据显示 , 零百加速8.2秒的成绩被其他品牌车型甩开差距 , 而油耗7.6L/100km的表现 , 也不及部分混动车型的亏电油耗 。
底盘调校是ZR-V致在最后的尊严 。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组合 , 配合碰撞安全体系 , 在麋鹿测试中取得78km/h成绩 。 但消费者更在意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 其L2级功能仍停留在2019年水平 , 无法实现自动变道、匝道通行等新功能 。
市场竞争现状
在杭州某汽车城 , 广本与比亚迪4S店仅一街之隔 。 销售顾问小刘坦言:\"来看ZR-V的客户 , 最后80%都选择了其他车型 。 \"这份尴尬源于残酷对比:
价格维度:ZR-V致在8.89万 vs 竞品12.98万行业报告指出 , 8-12万元价格带消费者对\"油电同价\"接受度已达92% , 燃油车必须降价30%以上才能获得竞争力 。 这解释了为何ZR-V致在降价50%仍难挽颓势 。
动力系统:1.5T+CVT vs 1.5L插混+E-CVT
智能配置:7英寸仪表 vs 15.6英寸旋转屏
供应链现状
走进广本增城工厂 , 总装线上ZR-V致在的投产比例已从30%降至5% 。 采购部负责人透露 , 该车型国产化率高达82% , 但关键的车机芯片仍依赖进口 。 当问及降价是否影响零配件供应时 , 他展示了一份供应商名录:17家核心供应商中有9家同时为新能源车企供货 。
这种供应链的\"骑墙\"策略正在反噬本田 。 流通协会数据显示 , ZR-V致在零配件满足率从2023年的98%降至2025年的73% , 保险杠等外观件等待周期长达45天 。
消费者选择变化
\"8万买本田?我宁愿加点钱上其他车型 。 \"95后程序员小林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 购车决策模型显示 , ZR-V的目标客群对品牌忠诚度从2020年的68%暴跌至19% 。 他们在车友圈的讨论中 , \"车机卡顿\"\"设计老气\"成高频词 。
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在抄底 。 50岁的个体户老王刚用8.6万提走ZR-V致在:\"这价钱要啥自行车?\"这类用户占比从2023年的47%缩水至2025年的12% , 却支撑着ZR-V最后的销量 。
写在最后
面对早期车主的集体投诉 , 广本选择了沉默 。 2023年购车的李女士算过账:两年车价缩水9万 , 比车辆残值还高 。 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已收到37起相关举报 , 但根据现行法规 , 车企有权根据市场调整价格 。
在技术路线上 , 本田的摇摆加剧困局 。 原定2025年实现新能源占比40%的目标 , 目前完成度不足18% 。 那台号称\"热效率45%\"的第四代混动系统 , 实测油耗比宣传值高22% , 而本田仍未公布升级时间表 。
- 4月即将正式上市的 7 款热门轿车
- 丰田“王牌”正式降价!全球销量超5000万,8.98万还是1.8L双擎
- 全新奥迪A6正式上市,现款车型价格亲民,豪华中大型轿车新选择
- 本田缤智和本田XRV相比,哪款值得买?对比3组数据,就能知道答案
- 新款奔驰C级正式上市
- 新款XT4正式上市,搭载33英寸大联屏,新增轻混动力系统
- 丰田新款SUV正式亮相,设计时尚大气,动力与配置全面升级
- 长安新SUV正式上市,搭载1.5T蓝鲸动力,8AT变速箱带来舒适驾乘体验
- 小鹏MONA M03正式上市,最大纯电续航620公里
- 改款奔驰GLE正式上市,共推出25款车型,未来国产计划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