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耀斑是怎么样形成的

太阳耀斑如果爆发 , 那么你知道这巨大的能量到底有着哪些的变化的呢 , 对此太阳耀斑爆发的巨大能量会如何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
太阳耀斑爆发的巨大能量会如何
太阳耀斑
多种手段的综合观测表明 , 耀斑发生时 , 从波长短于1埃的γ射线和X射线 , 直到波长达几公里的射电波段 , 几乎全波段的电磁辐射都有增强的现象 , 并发射能量从103电子伏特直到109电子伏特的各种粒子流 。其中 , 电磁辐射增强主要发生在短波辐射(X射线和紫外光)和射电波段 。因此 , 耀斑更准确的定义应包括所有上述一系列的突变现象 , 而Hα辐射的增强只是耀斑发生的一种次级标志 。
太阳耀斑是发生在太阳大气局部区域的一种最剧烈的爆发现象 。它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 , 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 , 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 , 并伴随粒子辐射突然增强 。由于太阳光球的背景辐射太强 , 大多数耀斑不能在白光中观测到 , 辐射增强主要是在某些谱线上 , 其中以氢的Hα线(波长656 3埃 , 颜色为橙红色)和电离钙的H、K线(波长分别为3968埃和3934埃)最为突出 。当用这些单色光监视太阳色球层时 , 有时会在活动区附近的谱斑中看到局部小区域的突然增亮 。增亮区由原有的谱斑亮度在几分钟内迅速增亮几倍甚至几十倍 , 然后在几十分钟至1~2小时内缓慢恢复至原有的谱斑亮度 。1892年7月 , 美国天文学家海耳首次观测到了太阳耀斑的单色像 。20世纪50年代以前 , 太阳耀斑主要是依靠Hα单色光和可见区的光谱观测 , 这在地面上比较容易实现 。因此 , 太阳耀斑的早先定义是指Hα单色光看到的太阳色球谱斑中的突然增亮现象 , 也称为色球爆发 。
太阳耀斑是如何形成的
太阳大气中充满着磁场 , 磁场结构越复杂 , 越容易储存更多的磁能 。当储存在磁场中的磁能过多时 , 会通过太阳爆发活动释放能量 , 太阳耀斑即是太阳爆发活动的一种形式 。
长期的观测发现 , 大多数耀斑都发生在黑子群的上空 , 且黑子群的结构和磁场极性越复杂 , 发生大耀斑的几率越高 。平均而言 , 一个正常发展的黑子群几乎几小时就会产生一个耀斑 , 不过真正对地球有强烈影响的耀斑则很少 。推荐阅读:土星的光环解密:土星为什么有光环
太阳耀斑对地球影响历史记录
1859年9月 , 在卡林顿第一次观测到太阳耀斑爆发后的17.5小时之后 , 地磁台站记录到强烈地磁扰动 。第二天 , 世界许多地方(包括我国河北等地)观察到了美丽的极光 。
1942年2月27、28日 , 英国一雷达站接收到很强的噪音干扰 , 在这时间正好发生了大耀斑 , 一天后出现了大磁暴 。
1956年9月23日 , 一些亚洲天文台观测到一个大耀斑 , 除伴有上述地球空间环境扰动外 , 还使地面宇宙线强度大大增强 , 而且耀斑产生后一小时 , 在地球背日面半球的极区附近发生了电离层异常吸收现象 。更多的耀斑爆发事件的观测 , 让人们逐步认识到耀斑能够产生显著的地球环境扰动 , 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
对广播信号的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 , 在我们收听广播时 , 信号会突然变得杂乱 , 无法收听 , 有时我们调调频率 , 信号会清楚些 , 但有时却仍然无法听清楚 , 这种状况一般过不了多久就会自己恢复 。这可能就是遥远的太阳爆发耀斑对广播信号的影响 。
对导航的影响
甚低频导航或通信信号主要是在地面与电离层底部之间的一个波导之间传播 , 电波在地球和电离层之间来回反射传播 , 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传播 。当电离层发生突然骚扰时 , 由于D层的反射高度下降 , 电离层底部发生变化 , 导致低频或甚低频信号在给定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传播相位时延发生变化 , 严重时能产生几十公里的导航误差 。
对空间飞行的影响
增强的紫外和X射线辐射使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急剧增大 , 引发电离层突然骚扰 , 可导致短波无线电信号衰落 , 甚至中断 。增强的紫外辐射被地球大气层直接吸收后 , 加热大气 , 大气的温度和密度升高 , 从而使人造卫星等空间飞行器的轨道发生改变;紫外辐射的增强还使得原子氧的密度突然增加 , 从而加快了原子氧对航天器表面的剥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