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燃油车狂揽130亿利润,长城汽车的2025年会或成绝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固守燃油车狂揽130亿利润,长城汽车的2025年会或成绝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临近年关 , 被长城汽车的40亿年终奖刷屏了 。
起因是长城2025年会上 , 魏总大手一挥 , 宣布给员工额外发放40亿年终奖 。 立马有媒体算 , 长城8万多员工 , 平均每人能分到近5万块 。 在当前的这个大市场环境下 , 别说5万年终奖了 , 很多公司连发工资都费劲 。 像长城这样高调发年终奖 , 确实让人羡慕嫉妒恨 。
当然 , 社长后面也找人咨询了一下 , 表示确实有一笔额外的奖金 , 不过数额很少 , 一般在3000元以内 , 大多数人年终奖该是多少还是多少 。
当然 , 这些都不重要 , 重要的是在市场普遍“唱衰”的情况下 , 长城的经营状况究竟怎么样?一部分人觉得长城已经岌岌可危 , 销量就是证明 , 另一部分人觉得长城势头正盛 , 毕竟能发40亿年终奖 。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让社长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
(1)狂揽130亿利润 , 长城“偷偷”逆袭?
对于长城汽车来说 , 2024年似乎并不顺利 。 在过去的一年中 , 长城汽车的销量是123.33万辆? , 同比微增0.21% 。
光看这个数据或许并不差 , 但考虑到长城2016年销量就突破百万了 , 当时属于TOP2的车企 。 2024年比亚迪销量425万辆 , 奇瑞252万辆 , 吉利218万辆 , 长安198万辆 , 长城确实“同比”落后了很多 。
如果考虑到利润 , 似乎又是另一番光景 。
2024年 , 长城汽车的利润高达130亿元 , 相比2023年的70亿元翻了近一倍 。 销量不变 , 利润却能成倍增加 , 这件事听起来容易 , 实际上是非常难的 。
很多人觉得长城之所以赚钱 , 是因为没有卷新能源赛道 , 新能源渗透率仅12.7% , 远低于行业35%的平均水平 。 不卖电车 , 自然不怕亏钱 。 高端品牌沙龙说不做就不做了 , 混动的竞争也是浅尝辄止 。 蓝山、高山、摩卡 , 也没有为了价格战“豁出去” 。 其他车企造新能源车狂亏 , 长城却还能靠油车赚钱 , 所以利润高 。
实际情况没有那么简单 , 因为哪怕只造油车 , 价格也不是说守就能守住的 , 要不然一些合资车企也不用着急了 。 事实上在市场变化后 , 燃油车的价格也是一泻千里 , 以前卖到二十万的合资SUV , 纷纷降到了15万级别 , 利润都是腰斩又腰斩 。
长城之所以能稳住 , 靠的是两点 , 一是坚决往高端领域走 , 二是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 2024年 , 长城坦克品牌的销量增长了42% , WEY牌销量增长了31% 。 在总共100多万的销量中 , 20万以上的车型销量超过30万辆 , 占比超过25% , 卖出了更多的“贵车” , 这才是长城利润增长的秘密 。
当然了 , 能够在高端领域打响 , 长城也有自己的王牌 , 主要是两大块 。 首先是多年来在越野车市场的投入开始开花结果 , 在消费者开始关注越野车后 , 作为行业老炮的长城受益匪浅;然后是核心零部件 , 长城有自研的9DCT变速箱 , 有自研的3.0T V6发动机+9AT变速箱 , 还有自研的高端柴油机 , 这些在国内都是独有的 , 所以也能独享高利润 。
此外 , 长城汽车的海外销量为45.3万 。 这个数据是很可怕的 , 要知道曾经的长城销量破百万 , 海外市场占比非常小 。 如今虽然国内市场萎缩了 , 但靠着海外市场的高利润率 , 长城的基本盘依然能维持 。
简言之 , 长城确实丢失了一些市场 。 尤其是在普通家用车领域 , 曾经的哈弗H6是霸主般的存在 。 哈弗H2、哈弗F7这些也都算得上爆款 , 如今确实没有影响力了 。 但靠着海外市场崛起 , 越野车市场崛起 , 长城依然守住了利润 。
(2)挑战不断 , 高利润暗藏大风险?
过去几年 , 为了维持利润 , 长城放弃了不少机会 。 2018年 , 长城就发布了欧拉品牌 , 还亮相了国内首个电动车专属平台——ME平台 。 随之而来的就是首款车型欧拉R1 , 也就是后来的欧拉黑猫 。
以当时的眼光看 , 这已经是一款完成度非常高的车 。 得益于ME电动车专属平台的优势 , 欧拉黑猫只用3495mm的车长 , 就做到了2475mm的轴距 , 并且离地间隙有140mm 。 相当于用A00级的车身 , 打造了媲美A级车的空间 。 而且前后轴荷比分配非常合理 , G点重心低 , 整车操控非常平稳 , 没有这个级别小车的那种廉价感 。
这么说吧 , 这款车可以看作是2018年的海鸥 。 但长城是怎么做的呢?因为当时这种小车不赚钱 , 在订单非常多的情况下 , 直接停产了 。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混动系统上 , 在比亚迪DM-i亮相半年后 , 长城的DHT混动系统也出现了 。 但与比亚迪把DM-i搭载到秦PLUS这样的入门级家轿不一样 , 长城DHT率先搭载到了魏派玛奇朵上 。 不能插电 , 还要卖15.58万元起 , 压根没能撬动市场 。
至于原因 , 当然还是利润问题 。 长城的判断是这套系统放在哈弗H6上不赚钱 , 必须用魏派来“带货” 。
这就是长城这几年战略的缩影 , 不是没有技术 , 是不敢与对手“短兵相接” 。 当然长城也有自己的顾虑 , 如果真的接着做欧拉黑猫 , 就一定能成为爆款吗?就已经能赚钱吗?那倒也未必 。 真到了与海鸥面对面竞争的时候 , 可能也未必打得过 。 但一直且战且退 , 就能高枕无忧吗?其实也非常难 。
长城应该算是做自主豪华品牌比较早的企业 , 2017年就推出了魏派VV7 , 还在中国品牌首次公开小重叠碰撞测试中获得“Good”评级 。
比用料 , 拼科技 , 现在新势力们用的一些招 , 其实长城早就融会贯通了 。 可惜的是理想、问界这些崛起的时候 , 长城却没能分走一杯羹 。 曾经已经做出名气的VV5、VV6、VV7都放弃了 。
至于死守的越野车市场 , 其实也未必稳 。 去年6月份 , 坦克300的销量为12387辆 , 7月份还有6318辆 , 但之后再也没能突破6000辆 , 因为方程豹豹5全系直降五万 , 与坦克300价格区间出现了重合 。 同样的情况之前也发生过一次 , 捷途旅行者上市后 , 之前畅销了很久的哈弗大狗 , 销量也出现一定下跌 。
为了维持利润 , 长城尽量避开这种面对面的战争 。 比如VV7不行了 , 开始主推蓝山 , 哈弗不行了 , 开始主推坦克品牌 。 包括从最早的Hi4 , 到Hi4-T , 再到现在新上市的Hi4-Z , 长城一直在转变 , 寻求市场的空隙 。
问题是这样的逃避 , 真的能长久吗?这样的保高利润 , 更像是走钢丝 。
写在最后
这两年的长城算是有得有失 , 得的是出口和越野领域的突破 , 凭借自己的技术积累 , 利润增加 。 做的一直是难而正确的事 , 定力得到了反馈 。 当然了 , 因为过度追求利润 , 也错失了不少机会 , 不论是转型速度 , 还是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 , 在几大自主品牌中算慢的 。
不管怎么说 , 国内造车大浪淘沙 , 能撑到现在的企业一定不会是庸碌之辈 , 长城依然是佼佼者 。 至于走另外的路会不会更好 , 谁也无法证明 。 总之现在的长城还不错 , 挑战也依旧在 , 我们不妨期待 , 接下来的长城会打出什么样的牌?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 , 不代表合车社立?。 ?
- 全新一代宝马亮相,这才叫颜值!3秒级破百,油车巅峰
- 燃油SUV市场的逆袭:瑞虎8夺冠,新能源浪潮下的新机遇!
- 小孩点燃沼气池掀翻多辆豪车,雷克萨斯车主一句话笑翻网友!
- 丰田章男:日本燃油车能用4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赶超的方向
- 2024年度燃油车销量榜
- 内燃机反击!宝马M3 CS旅行版榨干6缸机,543马力致敬燃油黄金时代
- 全新一代宝马来了,这才叫颜值!3秒级破百,油车传奇
- 春节暴露了增程和插混的高油耗,纯电和燃油技术将巩固领先优势
- 10万左右买燃油车,这个春节看这4款就好
- 燃油车跌得狠?12月燃油轿车销量榜单 前二十款销量统统过万 雅阁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