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领克900预售价只有一个感受:凉了,我说的是“对手凉了”!

看完领克900预售价只有一个感受:凉了,我说的是“对手凉了”!

文章图片

看完领克900预售价只有一个感受:凉了,我说的是“对手凉了”!

文章图片

看完领克900预售价只有一个感受:凉了,我说的是“对手凉了”!

文章图片

看完领克900预售价只有一个感受:凉了,我说的是“对手凉了”!

中大型新能源SUV扎堆上市 , 腾势N9、领克900属于自带流量的产品 。
和腾势N9的38.98万起售价完全不同 , 领克900的起售价放在了一个更合理的位置上 , 33万定价在市场中呈现了两极分化的口碑 。
一部分人说 , 领克900卖贵了 , 还可以再低一点 , 另一部分说 , 价格非常合适 , 亟待入手 。

从目前领克发布的订单来看 , 目前小定已经接近了两万台 , 按照吉利控股、领克的一贯工作属性来看 , 很少在数据上弄虚作假 。
所以 , 领克900的热销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
有意思的是 , 提前几天上市的腾势N9至今没有发布订单量 , 市场的反馈更多在价格太贵上 , 另外 , 腾势N9的设计也有比较大的争议 。

其实这两台车的实力都不弱 , 论硬件实力都是顶级的 。
在产品力拉不开明显差距的情况下 , 拼的就是价格、品牌形象 , 领克作为中国乘用车市场中 , 第一个做高端的品牌 , 已经有接近十年的历史 。
从最早的01 , 到后来的03、09、07、08 , 领克的操控、安全、可靠性口碑表现不错 。

最早 , 24年以前 , 领克是吉利&沃尔沃合资公司的形象 , 其和传统的国产车不太相同 , 有大量的外资技术做背书 。
所以产品的口碑、形象表现出色 。 之所以会有人认为 , 领克900的定价太高 , 主要是两个原因 。
一个是 , 作为消费者 , 自己想要的、喜欢的产品 , 价格越低越好 , 这种属于看热闹心态 , 谁不希望自己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
基本上所有车型上市 , 都会有“被喊太贵”的情况出现 。

另一个 , 很多人看的是顶配车型 , 2.0T大顶配的预售价的确超过了43万 , 但本质上来说 , 顶配车型都是“不值得”的 。
主要是产品力溢出明显 , 续航、性能、豪华配置等等 , 不少配置直到车主卖车都用不了几次 。
退一步来看领克900 , 入门配置的几个核心点 , 4.8秒加速、200多公里纯电续航 , 已经足够日常使用 , 目前的新能源车都是“入门即顶配” , 性能绰绰有余 。

低配的33万版本 , 本质上来说已经是价值超过价格了 。
毕竟一台车最根本的安全、操控、底盘、测试标准 , 低配车型和顶配车型都是一样的 , 配置高一个级别更多的是提高了溢价能力 。
那么回头再看 , 预售价33万的领克900如果带上自家的权益 , 其实价格只有32万左右 , 如果上市价格还能下调1万-2万左右 , 是不贵的 。

目前30万级的混动产品并不多 , 理想L7、全新蓝山 , AITO M7等 。
全新领克900在这些车型面前 , 拥有全新的电子架构、设计语言、配置表现 , 对于那些真正想要花30万+预算买车的群体来说 , 这台车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
今年的乘用车市场非常难 , 尤其是高端车市场想要成功 。 必须要在做好产品的同时 , 有一个精准锚定潜在人群的价格 。

比如说腾势N9遇到的问题就是设计、定价和潜在群体脱节 , 那么其遇到的挑战就不会小 。
同期上市的领克900就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 , 毕竟几乎相差不多的产品力 , 价格便宜了5万以上 , 高端市场的用户群体本身就不大 , 一旦出现两款特别强势的车型 , 市场的虹吸效应就会出现 。
【看完领克900预售价只有一个感受:凉了,我说的是“对手凉了”!】对于那些不够强势的车型来说 , 就必须要接受被市场抛弃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