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造车新势力跑路,150亿变成“一地鸡毛”,9位创始人集体消失

又一造车新势力跑路,150亿变成“一地鸡毛”,9位创始人集体消失

文章图片

又一造车新势力跑路,150亿变成“一地鸡毛”,9位创始人集体消失

文章图片

又一造车新势力跑路,150亿变成“一地鸡毛”,9位创始人集体消失

文章图片


各位老铁们 , 你们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见证一家曾经风光无限的公司 , 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从云端跌落到谷底?

我最近就遇到了这样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 。
这家名为Canoo的电动汽车公司 , 曾经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 市值一度高达150亿人民币(约21亿美元) , 云集了宝马、福特、Uber等巨头的前高管 , 被寄予厚望 。

然而 , 转眼间 , 它却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 不得不宣布裁员关厂 , 全力筹集资金 。
更糟糕的是 , 所有创始人都在危机中“跑路” , 只留下了一封没有署名的声明和一个摇摇欲坠的企业 。
今天 , 我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家曾经辉煌一时的新势力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败的 。

车型设计Canoo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 。
它推出的首款电动车MPV , 以及后来的生活方式送货车LDV , 都采用了线控转向技术 , 减少了移动部件和驾驶室侵扰 , 使得车内空间更加宽敞舒适 。
特别是LDV , 专为高频率的走走停停送货设计 , 非常适合最后一英里配送服务 。
这种创新的设计不仅赢得了沃尔玛这样的大客户青睐 , 还获得了美国邮政局和NASA的支持 。
想象一下 , 当宇航员乘坐着Canoo定制的载人运输车前往发射台时 , 那场面该是多么酷炫!

动力配置说到动力系统 , Canoo同样不甘落后 。
【又一造车新势力跑路,150亿变成“一地鸡毛”,9位创始人集体消失】他们开发了一种滑板式底盘 , 将电池、传动系统、悬架等关键组件整合到一个通用平台上 , 取消了机械连接 , 提高了效率并节省了成本 。
更重要的是 , 这种设计允许快速适配多种车型 , 极大地增强了灵活性 。
此外 , Canoo还承诺提供长达八年的保修服务 , 这在行业内是非常少见的 。 对于消费者而言 , 这意味着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维护费用 , 无疑是加分项 。

转折到来但是 , 再好的产品也需要稳定的现金流来支撑运营 。
据资料显示 , Canoo在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达到了惊人的1.12亿美元(约合8亿元人民币) , 现金储备仅剩下不到1亿元人民币 。
第三季度虽然实现了短暂的盈利 , 但全年来看依旧处于巨额赤字状态 。
更为致命的是 , 由于迟迟未能偿还供应商款项 , 公司面临着多起诉讼威胁 。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 , 最终导致了Canoo的资金链断裂 。

集体出逃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 在公司陷入绝境之时 , 原本应该挺身而出带领团队渡过难关的九位创始人竟选择了集体“消失” 。
这一举动无疑是对投资者和技术人员的巨大打击 。
要知道 , 正是这群来自宝马、Uber及福特等知名企业的精英们 , 共同打造出了Canoo这个品牌 , 并让它成为了行业内的明星企业之一 。
如今 , 随着他们的离去 , 曾经的梦想似乎也化为了泡影 。

写在最后回顾整个事件 , 我们可以看到 , 即使是最具潜力的新势力也可能因为管理不善或其他外部原因而遭遇挫折 。 Canoo的故事提醒我们 , 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 , 也要注重财务健康和风险管理 。 那么 , 对于那些正在考虑加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业者来说 , 你们准备好了吗?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呢?